來源:幼教網 2009-12-28 14:38:01
您想打開孩子內心世界的大門嗎?
——記幼升小大型公益系列講座之關注幼兒的心理健康
學前孩子的心理健康的標準和內容有哪些?如何抓住孩子的心理發展敏感期給予適時輔導?幼小銜接要特別關注孩子心理發展的哪些方面?如何關注?
這些都是學前家長最需要得到指導的教育問題,更是實現孩子幼小順利銜接的關鍵問題。這些問題正是學而思幼升小專家團隊特別策劃的幼升小系列講座的第一個專題。
10月21日和24日,來自學而思的李玲老師通過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生動活潑的心理健康講座幫助家長加深了對以上問題的認識和理解。
探索幼兒心理,幫您認識孩子
幼兒心理特點與其生長發展的規律密切相關。對于幼兒來說,心理健康的標準主要包括:良好的自我意識、良好的情緒情感行為習慣和社會適應能力。具體說來,又包括自我意識、自我評價和初步的自我控制能力等五個方面的內容。
李老師還對0-3歲、4-5歲等幾個心理發展敏感期進行了分析,并通過真實而生動的具有代表性的案例來詳細說明孩子的行為反映出的心理特點,以及如何對不良的行為習慣進行糾正。家長們對這些案例非常認同,紛紛反映許多情況都曾在自己孩子身上出現過。李老師也對大家提出的情況進行了有針對性的解答。
解密幼小銜接,幫您指導孩子
在分析完孩子的行為與心理之間的聯系及相應的指導方法后,李老師以決定孩子能否上名小學要經過的經典測試為線索,為家長提出了幼升小指導孩子的關鍵環節。
這些比較經典的測試通常會考察孩子的這樣一些心理發展水平。如會自己獨立評價自己;能比較細致的評價別人;除了用語言和身體姿勢,還能利用繪畫、數字或其他方式,作為交際工具,與人溝通;會使用禮貌用語(您好,對不起,再見,謝謝,請等);可以自己解決和小朋友之間的矛盾;是否會有害羞感;是否能設身處地的為他人著想,感受他人的情緒;理解所有權,能分清自己的東西和他人的東西,等等。總體說來,幼升小順利與否要通過四關:身體自立關、生活自立關、學習自立關、社會交往關。
李老師特別為家長提出了應該把握的心理輔導三大原則,提出了提高孩子社會交往能力的四大方法,以及一些非常實用有效的輔導小竅門。
輕松游戲,寓教于樂
在講座過程中,李老師不僅對幼兒心理理論進行了淺顯易懂、簡明扼要的闡述,而且通過一系列小游戲提升了家長對幼兒心理輔導方法的直觀認識。家長們在開心的互動活動中學到了非常有趣的幼兒教育方法。
比如講座正式開始前,李玲老師首先帶領各位家長和小朋友做了一個“冥想活動”。即閉著眼睛在優美舒緩的音樂中,隨著李老師的甜美的語言指導來進行想象。通過自由的想象來放松心情。這也是幼兒教育常用的一種幫助孩子舒緩心情的好方法。再如講到孩子的注意力培養時,李老師指導現場家長做了一個“找小豬”的游戲;講到培養孩子的社交和協作能力時,家長們一起做了一個“找伙伴”的游戲。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題
盡在奧數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