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來自網絡 2009-11-24 16:30:55
導讀:對于幼兒來說,自己的每一幅作品都是最漂亮的、最成功的,老師掌握了這一心理特點后,總是把每一次的作品展示出來,讓大家一起來欣賞,并把幼兒的作品進行積累,可以從中了解幼兒每一次的進步,在撕紙方面發展的情況如何?
何為整合?整合也稱綜合,是把不同類型、不同性質的事物組合在一起,使它們成為一個整體。整合的核心是聯系的建立。在許多教育雜志上都明確指出:要調整和改變當前學前教育課程過于強調學科要求、缺少整合的傾向,突出課程的有效整合的精神實質。它促使我們認識到在當前學前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小班幼兒趣味撕紙活動不應再是原來那種單一的學科概念。下面就我們班開展美術特色撕紙活動以來,談一下以整合構劃小班趣味撕紙活動的點滴體會:
一、小班幼兒發展需要具有綜合性的趣味撕紙活動。
幼兒從出生到成人,需要在感覺,運動諸方面不斷地鍛煉,才能逐步發育成熟。我們所說的運動,包括坐,立,爬,跑,跳,蹦等項大運動,也包括手和手指的各種復雜動作的小運動,即精細運動。后種運動主要靠雙手的神經,肌肉協調動作才能完成。
小班幼兒認識事物粗淺、表面、概括能力低,過于分化的教育不利于幼兒的全面發展。所以要充分考慮每一種活動的綜合教育作用,以及不同活動之間的互動與滲透,建立有機的聯系。所以,必須整合構劃趣味撕紙活動,使它既是幼兒表達內在需要、情感的手段之一,同時又是具有綜合性教育功能之一的活動。因而,所謂趣味撕紙活動是指針對小班幼兒年齡特點,所進行的能激發幼兒主動參與活動興趣的手工活動。它具有內容是幼兒喜歡的、形式是多樣的、材料是新穎的能吸引幼兒好奇心、探索欲望,具有一定綜合性滿足幼兒自我表達愿望的特點。
二、以整合籌劃趣味手工活動,促進幼兒獲得有效的發展。
幼兒對活動的興趣來自兩個方面:一是外部刺激,二是內部動力。前者是采用新鮮的內容、新奇的形式、新穎的材料去吸引幼兒的好奇心,促進幼兒很快地投入活動。后者是把外部刺激的好奇心內化為一種穩定的內部動力,使幼兒保持持久的參與興趣。《幼兒綱要》中規定:“幼兒園教育要尊重幼兒身心發展的規律和學習特點,以游戲為基礎活動促進每個幼兒個性發展。”依據幼兒的年齡特點以滿足每位幼兒需要、促進發展為重點,以激發幼兒內在興趣為抓手,以游戲為表達的切入口,開展趣味活動引發幼兒用手工形式表達情感、需要的愿望,我們以主題和非主題活動為趣味撕紙活動開展的主渠道。
1、在非主題趣味撕紙活動中體現整合
(1)內容貼近幼兒生活經驗體現整合小班幼兒年齡小對事物的認識有限,因而越接近生活的也就越易于被他們理解和接受,這也就是說對幼兒來說重要的是對內容感興趣,只有當幼兒愿意,才可能接受,所以我們選取適宜于他們發展水平、貼近他們生活經驗又能涉及多方面教育因素的內容形成趣味撕紙活動。
(2)材料多樣新穎蘊藏整合。布魯納說:學習最好的刺激,乃是對學習材料的興趣。幼兒感興趣的材料能激發幼兒好奇心、主動嘗試的愿望、參與活動的積極性。在為幼兒提供多樣新穎材料的同時有意識地將綜合因素隱藏在提供的材料中,使其他學科的內容有機融合其中,使之建立聯系,更促進幼兒多方面的發展。如:提供絨球制作“葡萄”當一袋袋紅、黃、紫色彩鮮艷的絨球和由絨球制作的“葡萄”出現,馬上吸引了許多幼兒的視線,并吸引他們積極主動投入活動。幼兒在制作中一個絨球一個圈、一個絨球一個圈逐一有趣地粘貼。咦,怎么有人叫“老師,我的絨球少了。”原來教師在準備材料時,一方面考慮到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為便于幼兒粘貼成“葡萄”獲得成功的體驗;另一方面是融合“一一對應比多少”的數活動的因素,為幼兒準備畫有一個個圈圈的“葡萄”紙樣上,還將裝入袋中的紫色絨球數量為與圈圈一樣多、紅色的絨球的數量比圈圈多
2、黃色的絨球比圈圈少
(1)所以幼兒在操作中會感知到多、少、一樣多。教師還能了解到幼兒對多少的表述情況(個別幼兒將多說成少、將少說成多),給予及時的個別指導。在教師有目的的引導下,促使了幼兒對感知到的進行思考,并學習用語言正確表達。由于教師有了綜合活動的構想,因而在材料提供的本身就為幼兒實現“一一對應”比多少提供了條件。使撕紙“葡萄”活動由原來單一的手工活動成為既有趣又具有有機融合其他學科的綜合性的活動。等到了小班末期,可以啟發幼兒發揮自己的想象力,創造性地撕出各種圖案,拼成一幅美麗的畫面,然后編成有趣的故事,從而將一幅孤立、靜止的畫面變成為動態的、深受幼兒喜愛的連環畫故事。這樣一方面使幼兒體會到自己勞動的快樂,另一方面,又可使幼兒的創造想象力、語言表達能力得以發展。如把幼兒的撕紙作品,裝地訂在一起做成圖書,請幼兒編故事,《母雞和小雞》、《春天》等。教師對活動的內容、材料選擇緊扣趣味、挖掘綜合因素,符合幼兒興趣和需要,因而促進幼兒在主動參與中獲得有效的發展。
(2)以主題活動形成內在的趣味撕紙活動主題活動是幼兒圍繞著一個主題,進行自主觀察、探索周圍現象和事物,教師適度地予以支持和引導的一系列活動。活動本身具有綜合性,在活動中幼兒并非都是由教師教而獲得經驗,他們常常處于主動獲得經驗的過程。因而探索和表達的欲望自主而強烈,在這種情況下教師適時提供材料或組織活動無意形成趣味,這種趣味不是外在內容的新鮮、材料的新穎、形式的新奇而是內在表達的需要。剪紙活動是以技能學習為主,往往比較枯燥,但對于小班幼兒來說,枯燥的形式激發不起他們學習的興趣,所以在組織每一次活動時,我盡量以主題活動、以游戲的形式來組織。
三、進行作品展示,讓幼兒體會成功的樂趣。
對于幼兒來說,自己的每一幅作品都是最漂亮的、最成功的,老師掌握了這一心理特點后,總是把每一次的作品展示出來,讓大家一起來欣賞,并把幼兒的作品進行積累,可以從中了解幼兒每一次的進步,在撕紙方面發展的情況如何?幼兒的撕紙活動是一個反復練習、不斷提高的過程。孩子的經歷各不相同,個性萌芽也有差異,但是每個幼兒都是有潛在的創造力的。作為教育工作者應細心去觀察、去激勵、去發展他,并進行因材施教,而絕不能將教師的教學意圖生硬地強加給幼兒,使幼兒從中真正獲得樂趣,求得發展。同時撕紙這一技能還可以通過家長這一頭幫助幼兒練習,我及時讓家長了解每一間段的培養目標,讓家長配合進行指導,使幼兒這方面的能力提高得更快。
幼兒教育是為造就適應時代發展的創造性人才的奠基教育,它是通過教育教學的多種形式來實施的。所以,作為幼教工作者應為幼兒創造條件,設計有益于幼兒智力發展的創造性活動。撕紙活動就是一種適合幼兒年齡特點的創造性活動。總而言之,當以整合代替原有的單科教學的模式時,小班幼兒趣味撕紙活動的意義變得多元了,幼兒也獲得了真正意義上的發展。
張家港市乘航幼兒園 錢擁軍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題
盡在奧數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