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來自網絡 2009-11-24 10:25:41
導讀:我們通過各種途徑讓老師和家長力求做到用發展的眼光看待孩子是我們每個人必須正確樹立的觀念,全面而又正確的素質教育觀不僅要為教師所認識,更要深入到每位家長的心田,讓家長明白:作為家長要充實自己育兒的知識,為幼兒提供促進其創造發展的豐富住處刺激和環境,促進孩子積極地開動腦筋,大膽想象操作,從不同角度去發現和健立民主、高尚的新關系。
一、課題背景
伴隨著新世紀迫近的腳步,社會的發展,知識經濟初見端倪,國際教育業已把21世紀作為“創造教育世紀”,然而,我們幼兒傳統教育在不同程度上,反映出一些與社會發展不相適應的問題,主要表現在:
(1)、傳統教育中,最看重幼兒的認識能力和記憶能力,而創造教育的根本目的應在于開發每個幼兒的創造力。
(2)、傳統教育的教材與教育方法最重要的任務是傳授知識,而創造教育的最重要的任務應是激勵思維,增強幼兒思維的流暢性、獨創性、靈活性、變通性、想象的豐富性以及好奇心、挑戰性。
(3)、傳統教育中,教師主要靠經驗提高教育質量,而創造教育則應主要靠科學,教師應了解創造力的成份,研究影響創造力的各種因素等。
(4)、傳統教育中教師主導作用主要體現在引導幼兒理解和記憶教學大納中的教學內容,而創造教育應要求教師的主導作用是有效地激發幼兒的發散思維與輻合思維,萌發幼兒的創造意識,發展幼兒的創造才能。
我國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指出:“處處是創造之地,時時是創造之時,人人是創造之人”,“教育不能創造什么,但它能啟發兒童創造力,以從事于創造工作”。幼兒創造教育是現代教育體系中新的組居部分之一,是依據創造學的原理,通過一定的教育途徑,進行創造性思維訓練,開發幼兒創造力的教育(《幼兒教育詞典》)。我園作為江蘇省示范性實驗園,面對幼兒園教育與社會發展不相適應的一些問題,我們設想;如果對幼兒有效地進行創造教育的啟蒙,通過開放多樣新穎的空間環境、問題情境、豐富變通的操作材料、生動有趣的活動內容、積極啟發的引導和評價、民主寬松的心理氛圍等方式,就能有效地培養幼兒的創造精神,發展幼兒的好奇心與創造性想象,訓練幼兒的創造性思維,培養幼兒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從而挖掘幼兒的創造潛能。
二、目標:
1、激發幼兒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培養敏銳的觀察力和豐富的想象力,特別是創造性想象,以及培養善于發現新問題或新關系的能力;培養幼兒思維的流暢性、變通性和獨創性,萌發幼兒初步的創造意識,培養幼兒初步的創造技能,塑造幼兒良好的創造個性,挖掘幼兒的創造潛能。
2、培養一支能夠并善于進行幼兒創造教育的教師隊伍,運用發現法、問題教學學法等方法豐富幼兒創造性的活動經驗,形成教育特色;在教育目的上,在重視讓幼兒獲得知識的同時,更強調訓練創造力的認知特質與情感特質,開發創造力;在教學內容上側重創造性思維的訓練與初步解決問題的能力;在教學方法上,由知識傳授型轉變為思維激勵型,由被動傾聽型轉變為主動探索型;在教學形式上,為幼兒提供更多的機會發表看書的看法和聽取他人的意見,以提高幼兒的整體素質。
3、以陶行知先生的創造教育思想和國內教育學家先進的教育思想為指導,協調家庭、社會等教育因素,創設利于幼兒主動探索、提問、思考、解決問題的教育環境,把信息加工的機會交給幼兒,讓他們在生活、游戲、學習中,逐漸建立起由他們自己操縱的認知結構來認識、觀察、思考和作用于外界事物,從而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
三、研究方法:
以行動研究法為主要研究方法,同時結合運用(1)、比較研究法;(2)篩選法;(3)、集成法;(4)、個案分析法;(5)、教育實驗法;(6)、教育經驗總結法等多種科學研究方法的靈活、合理運用,以達到最佳的研究結果。
四、途徑:
(一)、把時空留給孩子,給孩子創造主動發展的氛圍與機會。
讓幼兒在一個寬松、和諧、平等、自由、激勵的環境中,使幼兒的思維始終處于開放、活躍的狀態,創造潛能得以挖掘,以培養幼兒創造的心態,營造一個“創造”的環境,我們力求達到這樣幾種:一種是自由開放的心態。不怕說錯做錯,能無所顧忌地展開思維活動。第二種是探索研討的心態。不被動接受,不墨守成規,喜歡從新角度探索、思考和討論。三種是獨立思考的心態。不人云亦云,不習慣聽命于他人。敢于表現他人之所未發的見解。
1、豐富、開放的班級活動區角
教師們研究實踐下述的問題:
(1)、如何利用活動角讓幼兒能夠在自主自選的活動中,獲得大量的感性經驗和初級的理性知識?
(2)、如何引導幼兒在活動角中形成廣泛的知識興趣與好奇、好探索的習慣。
(3)、如何將探索技能的培養滲透到活動角的活動中去。
(4)、如何將活動仍作為正規科學教育的補充和延伸?
(5)、如何引導在活動角中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等。
2、開展全園性創造活動
1997~1999三年中,我們開展了“小星星創造節”、“小星星科技節”、“小星星藝術節”、“小星星童話節”、“小星星體育節”等全園性創造活動,使幼兒園成為一個開放的學習環境,使之有三個特征:A、積極的參與;B、以直接經驗為基礎的學習方式;C、個體化。使幼兒在游戲中,在動手操作中,在思考問題中,受到創造氛圍的熏陶,培養幼兒的創造興趣。例如開展創造性的制作、拼擺、編講等活動。
(二)、開展“小問號”活動,萌發幼兒的創造意識
好奇和探求是幼兒的一大特色,幼兒常常會問出一系列的問題,想知道“是什么?”、“為什么?”......,為了幼兒無意識的、偶然的、不穩定的興趣,培養成廣泛而穩定的興趣,給幼兒提供思維激發與材料相互作用的機會,讓幼兒在自己的活動中觀察操作,并積極地發現和探求為什么的答案,促使幼兒主動的發現問題和思考問題,我們開展了“小問號”活動。幼兒園設立了“小問號”室,在其中,幼兒可以在教師的指導下,自由操作和實驗,不僅解決了幼兒“為什么?”和“是什么?”的問題,更解決了幼兒“做什么?”和“怎樣做?”的問題,內容有關于電、光、聲音、磁鐵、平衡、空氣、小工具、視覺、嗅覺等近三十種內容,小問號室提供了幼兒動手操作、實驗創造的多種材料及寬松活動的環境,有利于幼兒科技創造潛能的發揮。
1、走入大自然,開闊幼兒視野
春天,我們組織幼兒飼養蠶寶寶,觀察蠶的生長過程及結繭,了解蠶絲的作用及絲綢的來歷;夏天,我們帶幼兒去郊外農村捕捉多種昆蟲喂養、觀察;秋天,我們組織幼兒去植物園收集各種樹葉,制作樹葉標本,參觀農科所,觀看棉桃的生長及參加收獲;冬天,讓幼兒嘗試制作美麗的“冰鑼燈”,挖究雪人融化的秘密。
2、充分利用社區資源,激發幼兒學習興趣
興趣是幼兒參加活動的動力,是取得經驗的先決條件,它成為幼兒學習的內驅力,推動他們去觀察、探索、嘗試,了解周圍的事物,這正是幼兒學科技所必須的。評價一個活動的成功與否,首先就是要看幼兒對它是否有興趣,只有通過教師的有效組織,激發幼兒的探索興趣和主動性,親身實驗,充分討論,才能使科技活動順利的開展,形成較完整的一個教育內容,促進幼兒的發展。
每一屆的幼兒,我們都組織參觀市少年宮的科技館,在那里,幼兒興致勃勃地欣賞美麗的蝴蝶標本及地球、月亮、太陽、星星的運行演變;在南京天文臺,幼兒不僅認識了土星、慧星,還了解了天文望遠鏡的神奇功用;在南航的航空館,幼兒認識了戰斗機、教練機、直升飛機等,還觀看了航模表演,幼兒爭先恐后地詢問為什么飛機要有翅膀?為什么螺旋漿要轉?為什么飛機不會掉下來?……,許多幼兒表示長大了要當一名飛行員,要當一名飛機設計師……。從而激發了幼兒發明創造,熱愛科技活動的興趣。
(三)、探索創造啟蒙教育的內容系列,促進幼兒主動發展
我們根據幼兒創造教育的總目標與年齡層次目標從以下幾個方面著的手;
1、創造活動與社會發展相聯系(例:小工具、我們身邊的新產品)。
2、與幼兒的生活內容相聯系(例:奇妙的夾子造型、沙的探索、土的探索系列、會變的云彩、西瓜可以變)。
3、與民族文化特色相聯系(例:我讓風箏飛起來、美麗的雨花石、小小指南針)。
我們做到:
(1)、教師引導幼兒從非常態的角度去創造。
(2)、通過遷移變通進行創造。
(3)、通過聯想進行創造。
(四)、力求家園協同教育,拓寬主動發展渠道
我們通過各種途徑讓老師和家長力求做到用發展的眼光看待孩子是我們每個人必須正確樹立的觀念,全面而又正確的素質教育觀不僅要為教師所認識,更要深入到每位家長的心田,讓家長明白:作為家長要充實自己育兒的知識,為幼兒提供促進其創造發展的豐富住處刺激和環境,促進孩子積極地開動腦筋,大膽想象操作,從不同角度去發現和健立民主、高尚的新關系。以得到幼兒園和家庭協同教育的合力,為幼兒的主動發展拓寬渠道。(續下)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題
盡在奧數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