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幼兒天性愛模仿教師的言行舉止、生活態度和社會價值取向,教師的一舉一動都會直接或間接地影響幼兒成長,所以,教師應具備樂觀的性格,溫和的性情以及關懷、友善、合作、發現、樂于助人、關愛社會等良好品質,并將之滲透到各項活動中,使幼兒受到潛移默化地影響,建構健康的人格。
我國的幼兒教育,長期以來受傳統教育的影響,把幼兒的學習活動變成了教幼兒學的活動,教師怎樣講,幼兒怎樣說;教師怎樣做,幼兒怎樣學,多用模仿,記憶學習,忽視幼兒自身的積極性,即使在游戲中也常常按教師的安排,按老師的思路去“操作”、“表演”,而不是自覺自由地玩,在集體教育活動中,教師更是“周密思考”、“步步為營”,甚至連什么問題應該怎樣回答,都設想好的,幼兒的思維、行動都跟著教師的指揮棒轉,不能越雷池半步,就好像是教師設計好了一條口袋,逼迫幼兒往里鉆,這樣的教育活動,怎么能培養出新時期所需要的有能力、有創造性的人才?
新的教育觀強調,在教育過程中以幼兒為主體,處理好師生之間的關系,讓教師和幼兒的兩個積極性部發揮出來。
如何建立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呢?我們在學習瑞吉歐教育理念中獲得了許多啟示。瑞吉歐的教師是兒童學習的支持者和引導者,他們努力
追隨和參與兒童正在進行的積極主動的學習活動,幫助兒童發現、明確自己的問題和疑問,同時鼓勵兒童與同伴相互交流,共同構建知識,瑞吉歐的師生間的交往主要是以兒童感興趣的活動作為內容,這樣的互動包含著智慧的激發和碰撞,經濟的交流,情感的共享,每個人都能感受來自對方的支持,借鑒瑞吉歐教育理念和我們幼兒園教育實際,我們認為,作為教育的關鍵因素——教師,應充當如下一些角色:
一、教師是幼兒的傾聽者
平等和尊重,是誘導孩子學會自信和自尊的主要因素,為了與幼兒建立平等的良好關系,獲得幼兒的信任,教師要“聆聽童聲”,讓孩子敢于用語言、感情、勢態、圖畫、手工、歌謠、歌曲去表達思想感情。活動中,教師要用全身心來傾聽幼兒的心聲。如教師態度要溫和、親切、自然、使幼兒感受平等;要耐心地傾聽幼兒的感受、意見、建議,使幼兒感到尊重,教師在聆聽幼兒意見后,及時給予支持、鼓勵,建立孩子的自信心。在傾聽中,教師要了解幼兒的需要,幼兒的發展水平,以此作為教育計劃的資料。
二、教師是幼兒活動的觀察者、記錄者和研究者
教師應具有幼兒生理、心理發展方面的知識,敏銳的觀察力,并且做有心人,進行必要的記錄,才能了解幼兒發展水平、興趣、愛好和個性特點。
三、師是幼兒活動的引導者和協助者
在教育活動中,教師要積極誘發幼兒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激發幼兒學習的內部動機,為幼兒發展需要及時提供適宜的機會和條件,例如遠足活動,我們一改過去教師定地點,簡單化地組織幼兒去的方法,而是讓幼兒分組討論、協商:到哪兒去最合適?去干些什么?幼兒明確了地點、活動內容后,又積極地制作捕撈蝌蚪、水草等工具及存放的器皿,準備畫板和體育游戲的材料,孩子活動的目的性明確,在整個教育活動過程中,教師也是孩子們的好伙伴,與孩子一起做準備,一起活動,也是孩子的助手,及時地為他們的需要提供材料,作知識、技能的指導與啟示。
四、教師是活動的組織者和材料的提供者
在各項活動中,要根據幼兒不同的心理水平,注意個體差異,因材施教,這是基于促進每個幼兒能在各自原有水平基礎上發展的指導思想,這樣做方能體現尊重每個幼兒的發展權益。就具體活動而言,要考慮到幼兒的能力、水平,需要的差異,提出不同的活動目標,提供不同的活動材料,讓幼兒有選擇適合自己水平的活動方式和活動內容的機會。例如:在中班開展“快樂的新年”的主題活動中,有一個活動是讓幼兒制作面具,教師分別提供了做面具的紙,己挖好眼部空洞的面具,讓幼兒自由選擇。啟發、鼓勵能力強的幼兒自己粘、剪;能力中等的幼兒自己剪眼口的空洞;能力弱的幼兒只要在面具上裝飾頭發、耳朵等,裝飾的材料、工具也是多樣的,在一段時間內各種能力的幼兒都在主動地活動,并能做出一個自己滿意的面具,體驗成功的快樂,然后加入化妝舞會的活動,與自己喜愛的朋友唱歌、跳舞。
五、教師是幼兒的表率
幼兒天性愛模仿教師的言行舉止、生活態度和社會價值取向,教師的一舉一動都會直接或間接地影響幼兒成長,所以,教師應具備樂觀的性格,溫和的性情以及關懷、友善、合作、發現、樂于助人、關愛社會等良好品質,并將之滲透到各項活動中,使幼兒受到潛移默化地影響,建構健康的人格。
膠州市糧食局幼兒園 張芳 牛波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題
盡在奧數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