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來自網絡 2009-11-12 11:35:39
導讀:真正理解教育面向未來,充分認識獨立性是培養創造性人才不可缺少的素質條件,認識獨立性在幼兒個性品質培養中的重要意義。
前言
一、問題的提出:
在《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中明確指出:“要尊重和滿足他們不斷增長的獨立要求,避免過度保護和包辦代替,鼓勵并指導幼兒自立、自理的嘗試。”“支持幼兒自主地選擇、計劃活動,鼓勵他們通過多方面的努力解決問題,不輕易放棄克服困難的嘗試。”幼兒期是幼兒獨立性形成的重要時期,若錯過這個時期,孩子的依賴性就會逐步形成。因此我們必須深入貫徹《綱要》精神,培養幼兒的獨立性,促進幼兒的健康發展。
針對這一問題,2001年9月,我們在我園選擇了家庭背景相同、教育環境相同的150名剛入園的小班幼兒作為實驗對象,展開了我們為期三年的《家園共育促進幼兒獨立性發展的實驗研究》。探討通過家園的合作教育,能否有效促進幼兒獨立的發展。在整個課題中,我班主要負責對幼兒獨立生活能力和獨立學習的培養與研究。
二、課題界定和理論假設
(一)基本概念
1、獨立生活能力:是指一個人能自己安排自己的學習、工作、生活、交往,能自己妥善處理自己所遇到的各種問題的能力。
2、家園共育活動實驗:家園同步對幼兒獨立生活能力進行教育培養。圍繞培養目標,家庭和幼兒園相互配合、相互促進、優勢互補,資源共享,共同促進幼兒獨立生活能力的發展。
(二)理論假設:通過家園共育活動的開展,能有效促進幼兒獨立生活能力的提高和發展。
(三)研究目標:進一步探討如何通過有效的家園共育活動,促進幼兒獨立生活能力的發展。
三、被試、研究工具、研究結果的信度和效度分析
(一)課題研究組成員
(二)被試情況介紹
本次研究隨機選取我園76名中班幼兒為研究對象,年齡在5歲至6歲之間。其中38名幼兒為實驗組,另38名為幼兒為對照組。
(三)研究工具
1、《大班幼兒獨立生活能力老師調查問卷》
2、《大班幼兒獨立生活能力家長調查問卷》
3、《家長教育觀念調查問卷》
4、《幼兒獨立生活能力發展觀察記錄表》
5、《幼兒社會交往能力發展事件取樣觀察記錄表》
6、《幼兒自我保護能力發展事件取樣觀察記錄表》
7、《(年級組)科研活動設計表》
8、《家園共育活動設計表》
9、《家園共育活動家長意見反饋表》
10、《特殊幼兒長期聯系表》
11、《家庭教育計劃表》
12、《班級(年級)科研活動記錄表》
(四)保證統計結果的科學性和嚴密性。在整個研究過程中,本課題組一直使用SPSS統計軟件進行數據處理。并對試卷的信度和效度進行了測試分析,試卷信度為0.903,試卷效度為0.996,評分員信度為0.901。三項指標均使用SPSS進行計劃,真實可信。所以在后面的報告中,將充分利用統計結果進行分析和討論。
四、研究方法及觀察結果處理方法
(一)、研究方法
本課題主要采用實驗法和行動研究法,并輔之以觀察法、個案分析法、統計分析法、測量法、文獻法共同進行研究。
(二)觀察結果的處理與運用
1、事件取樣觀察:每次觀察都有具體記錄,及時對結果進行分析、判斷、解釋,找出存在的問題,以及在群體中形成的原因,調整下一步所采取的教育措施和改進手段。
2、群體觀察:群體的觀察記錄以周期性來進行,設置一定的實驗情景,觀察幼兒的實際表現,并根據等級進行評定記錄,每月對評定記錄情況進行統計、分析,從中獲得啟示,找出需要加大力度進行培養的方而,得到改進方案,研究出下一步需要觀察和改進的問題。
(三)研究方法及步驟
1、2004年9月,采用《大班幼兒獨立生活能力、獨立學習能力發展老師調查問卷》、《人班幼兒獨立生活能力、獨立學習能力發展家長調查問卷》對兩個被試班幼兒進行獨立生活能力的前測。
2、在本研究階段,對照班幼兒按照常規方式培養,實驗班幼兒老師根據前測結果,有針對性的選擇與幼兒獨立生活能力培養有關的內容,精心設計幼兒園教育活動,家長培訓活動及家園共育活動,并進行周密安排,組織實施。并做好觀察記錄。
3、2005年3月,采用《大班幼兒獨立生活能力,獨立學習能力發展老師調查問卷》、《大班幼兒獨立生活能力、獨立學習能力發展家長調查間卷》對兩個班幼兒進行后測。
4、2005年3月,整理研究資料,對測量數據加以統計分析,總結研究過程,撰寫實驗研究階段報告。
五、研究結果如下:
在生活自理能力方面:(1)說明實驗班幼兒前后測對比發展較顯著而對照班前后測對比發展不顯著;(2)實驗班前測與對照班前測相比,生活自理能力差異不顯著。而實驗班后測與對照班后測相比,生活自理能力差異極顯著。
統計數據說明:自我保護能力方面實驗班前后測對比自我保護能力發展較顯著;實驗班前測與對照班前測相比,自我保護能力差異不顯著,而實驗班后測與對照班后測相比,自我保護能力差異極顯著。社會交往能力方面實驗班前后測對比發展較顯著;對照班前后測對比發展極顯著;實驗班前測與對照班前測相比,社會交往能力差異極顯著,而實驗班后測與對照班后測相比:社會交往能力差異顯著。實驗班前測與對照班前測相比,勞動能力差異極顯著,而實驗班后測與對照班后測相比,勞動能力差異也極其顯著。
六、實驗結果分析
1、生活自理能力在實驗后有明顯進步的原因分析:在我們近一年的教育當中,實驗班的教師嚴格按照事先制定的《大班幼兒獨立生活能力發展子方案》開展研究工作,把訓練幼兒的生活自理能力列入每天的教育活動當中。從日常做起,循序漸進、耐心引導幼兒逐漸養成生活自理的好習慣,放手讓孩子自己穿脫衣服、折被子、整理床鋪、洗碗、幫老師掃地、拖地、擦桌子、自己主動喝水、洗手、入廁,給予了幼兒自己去嘗試、體驗的機會。其次,每月向家長發放一次《科研家庭教育計劃表》,讓家長在家中也能配合我們對孩子進行同步教育。
2、自我保護能力在實驗后效果極其顯著的原因分析:同樣,在過去的一年當中,我們實驗班的每一位老師都根據《大班幼兒獨立生活能力發展子方案》對孩子進行經常性、定期或不定期的安全教育和自我保護教育,發放《家庭教育計劃表》。其次,我們仍然按照預先的計劃,有針對性的開展科研集中教育活動、表演游戲活動等來幫助幼兒理解什么是危險的、自己不應該做的事。同時教會孩子遇到危險事的一些處理方法。
3、社會交往能力在實驗后效果極其顯著的原因分析:獨立交往能力是兒童獨立性各項中要求最高、較難習得一種能力。實驗結果對照班和實驗班的教育效果都差不多。所以從實驗的結果來看,兩個班的孩子在社會交往方面隨著年齡的增長及教育的作用均有顯著提高。
4、勞動能力在實驗后效果極其顯著的原因分析:由于我們的科研課題是一個三年期限的研究課題,我們在前兩年的研究中,就相當電視孩子勞動能力的培養。因此從上面的實驗結果統計表中不難看除,在大班階段的前測中,我實驗班孩子的勞動能力就明顯高于對照班的孩子。再加上我們在日常的生活和教育當中,非常注重對孩子勞動習慣及勞動能力的培養,我們每周有一次全班性的集體勞動時間,每一位孩子都必須參與勞動、整理自己的小柜子,擦洗自己的小椅子、擦洗桌子、及班上柜子、毛巾架等:此外,我們每天還有“小小值日生”、“小小監察員”來負責我班的掃地擦桌子、放口杯,掛毛巾以及整理教室環境衛生等工作。同時,我們還會要求家長嚴格按照我們每月發放的《家庭教育計劃表》在家中來對孩子進行勞動教育,讓孩子理解勞動最光榮的道理,從小養成愛勞動的好習慣。
七、實驗結果的討論
影響幼兒獨立生活能力發展的因素:
1、家庭因素2、幼兒園教育3、幼兒自身的整體發展水平
八、家園共育促進幼兒獨立生活能力發展的途徑和方法
(一)以幼兒園中的活動促進幼兒獨立生活能力的發展
1、日常生活活動:幼兒的獨立性在實踐中逐步培養起來的。
2、集中教育活動及健康教育活動:以新《綱要》為指導加強對相關理論的學習、了解、運用,教師根據幼兒的興趣、需要、幼兒獨立生活能力的實際發展水平,圍繞培養目標,設計并開展一系列的集中教育活動。
3、戶外活動:在戶外活動中除了對幼兒進行基本的動作訓練外,加強對幼兒進行安全意識及自我保護知識的教育和相應技能的培養。
4、游戲活動:結合自由游戲的開展,教師為幼兒提供大量無毒、無害的游戲材料,讓幼兒在寬松、完全的環境中去發展自己的獨立生活能力。這樣既可以讓孩子感受到模仿游戲的快樂,又可以讓孩子從中學習到獨立生活的技能。
(二)家園共育促進幼兒生活能力的發展
幼兒的獨立能力并不是只在幼兒園中靠教師教育鍛煉就行的,他們生活中很多的時間是在家里度過,如果家長不重視,總是護著幫著,包辦代替,我們的教育工作就很難進行。在我們的研究過程中,我們是這樣來開展家園共育活動的:
1、開展家長培訓,讓家長進一步認識孩子獨立生活能力培養的重要性、必要性,提高家長的教育能力。
2、開展豐富多彩形式多樣的家園合作教育,促進幼兒獨立生活能力的發展。
(1)建立特殊幼兒長期聯系表:從個別幼兒在獨立生活能力方面存在的具體問題和實際出發,教師向家長提出家長存在的問題,原因分析、改進措施等方面的意見、建議和要求,定期、不定期的發放給家庭,并請家長進行觀察,改進教育措施,做出幼兒發展狀況分析,提出需要教師配合和改進的要求,家園同步加強對這些幼兒的教育和培養。
(2)發放家庭教育計劃表:根據每月獨立生活能力培養的目標及幼兒上月發展的情況分析,每月初,我們會擬訂、發放本月的家庭教育計劃表給家長。家庭教育計劃表的培養目標與幼兒園當月的培養目標一致,從而有效地促進不同幼兒在原有基礎上的提高和發展。
(3)開展大型家園合作教育活動:針對促進幼兒獨立生活能力培養存在的共性問題,組織家長和幼兒園一起開展活動。
(三)培養幼兒獨立性的幾點建議
我們在整個研究的過程當中,同時我們還向家長提供了一些家庭培養孩子獨立性的建議和方法。
1、真正理解教育面向未來,充分認識獨立性是培養創造性人才不可缺少的素質條件,認識獨立性在幼兒個性品質培養中的重要意義。
2、要樹立正確的兒童觀、教育觀,全面準確理解獨立性的含義。更新思想,尊重幼兒,尊重幼兒的發展規律。
3、克服陳舊的傳統模式,改變對孩子管得過死、過嚴,對孩子要放手,讓孩子從小學會自己照顧自己。
4、成人以身作則,為孩子樹立榜樣。
九、結論:
(一)、在該實驗中,實驗班幼兒獨立生活能力的發展水平明顯高于對照班幼兒。
(二).有效的家園共育活動、有利于幼兒獨立生活能力的發展。
(三)、培養幼兒獨立生活能力的首要條件是:家長放手、轉變觀念(特別是老人的教育觀念)為孩子創造實踐的機會,達成家園的一致性教育。
(四)、影響幼兒獨立生活能力發展的因素有:社會因素、家庭因素、幼兒園因素及幼兒自身的發展水平。
昆明市政府機關幼兒園 周云娥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題
盡在奧數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