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網絡資源 2009-11-11 21:14:11
只有從幼兒身心發展規律特點出發,注意動靜交替、難易適度等才能避免孩子過于疲勞。新《綱要》最明顯的“人本位”思想休現在“對孩子積極情感體驗的價值取向”,如“樂意與人交往”、“喜歡參加體育活動”、“體驗發現的樂趣”、“體驗合作的快樂”等等,無不滲透于各領域。
一、分析
此活動設計分為基本二大部分,第一部分是通過律動《兔跳》學習在音樂伴奏下表現小兔輕盈,協調的跳躍動作。第二部分是一個幼兒投入情景表演,在歡樂的氣氛下進行模仿動作,感受游戲的樂趣,涉及到健康活動。
活動設計的可取之處是:
1、是運用了情景表演這種幼兒喜聞樂見的形式,給孩子一個寬松自由的環境。
2、本活動設計巧妙把音樂和健康活動結合在一起,體現了新《綱要》的精神。
但從總的活動設計來看,卻存在不少實際問題:
1、教學模式陳舊,依然是“牽著孩子鼻子走”。
活動中沒能體現新理念下“尊重幼兒個體”、“尊重幼兒體發展”的精神,沒有給孩子思維、想象的空間,而是在“教師一問,幼兒一答,教師做,幼兒跟做”的模式中讓孩子明顯處于被動地位。
2、沒有充分發揮游戲的多種功能。活動中雖然運用了情景表演這種魅力經久不衰的手段,但是從案例中可見,此游戲純粹停留在“娛樂”功能上,對于游戲的“教育功能”,“發展孩子多方面功能”的作用無從體現,從而不能很好的為目標服務。
3、教材分析力度不夠,把握教材不夠深入。從活動設計的內容來看,教師過多的注重技能方面的教育,而忽略了幼兒情感方面的教育。
二、反思
1、活動設計應圍繞
活動目標而進才,為目標服務。活動過程若不為目標服務,就似“散沙”一堆,“形散而神不散”才是活動必需過到的境界。如《拔蘿卜》的游戲中,我可以讓幼兒充分發揮想象,設計自己的“人體動作”,用自己的形體動作來選擇如何搬蘿卜。
2、活動過程應重視環境創設與互動交流。
新《綱要》指出:“教師應為孩子創設一個幼兒想說、敢做、樂于活動的環境”,這樣才是充分尊重孩子的體現,讓孩子在與環境的互動、與老師的互動、與幼兒的互動中自在的、自主的發展。
3、整個活動還要注意動靜交替、難易適度、層層遞進等原則,注重孩子積極的情感體驗的原則等。
只有從幼兒身心發展規律特點出發,注意動靜交替、難易適度等才能避免孩子過于疲勞。新《綱要》最明顯的“人本位”思想休現在“對孩子積極情感體驗的價值取向”,如“樂意與人交往”、“喜歡參加體育活動”、“體驗發現的樂趣”、“體驗合作的快樂”等等,無不滲透于各領域。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題
盡在奧數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