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幼教網 2009-11-04 16:49:05
主持人:邵老師,暑假來了,很多家長也會給孩子報各類的培訓班,你怎么看這個問題?
邵蕊:首先家長給孩子報暑期班是非常能夠理解的,將近2個月的時間孩子沒有上學,如果沒有有規律的時間安排,孩子可能就會“玩野”“玩瘋”甚至可能會對健康造成一些影響,但是報暑期班也要非常的謹慎,要秉承暑期是孩子放松休息時間的原則,避免一味的為孩子加壓,否則會讓孩子產生抵觸情緒,孩子的學習興趣也會受到影響。
邵蕊:選擇暑期班建議要深思熟慮,多方面考量,根據孩子的年齡、性格進行選擇,不要一味的隨大流去報一些強化特長等給孩子增加負擔的暑期班,如果孩子年齡比較(6歲以前)不建議孩子參加有具體教學內容的暑期班,而是可以在社區內與同齡的孩子組建鄰里式的相互照料或托管,讓孩子接觸到其他同齡人,主要內容可以有張有弛、動靜結合的安排,比如說室內和室外的結合,室外活動和室內活動的交替,熱鬧時光和寧靜時光的交替,團隊活動和孩子獨處時間的交替,這樣的呼吸節奏對孩子的身心健康有滋養作用。
邵蕊:對于學齡孩子建議如果家長時間允許,還是充分利用這個時間多陪伴孩子,與孩子共同開展一些暑期活動,因為這是難得的建立親子互動和親子感情的機會,如果家長確實時間和精力不允許,建議可以利用暑期時光讓孩子多參加課外體驗式、拓展式的活動,比如一些自然或藝術方面的夏令營,讓孩子借這個機會發展平時在緊張的學校生活中很難去培養的方面,比如團隊合作、情緒管理、服務意識、領導才能、表演才能等方面。
主持人:很多家長可能也是擔心暑假孩子玩野了,生活不再那么規律,那么是否有必要按照上幼兒園時的作息習慣呢?
邵蕊:不用太嚴格的要求,但是最好也保持一定的延續性,因為這對孩子重新上幼兒園會是一個平緩的過渡,畢竟孩子在幼年階段最需要的就是良好的作息規律,可以不用像幼兒園有那么多的學習性內容,可以在上下午分別出來有動有靜,室內和室外的活動交替,活動內容不需要每天變換,有時候孩子需要的反而是持續的,可期待的活動,比如可以和孩子一起烹飪,讓孩子成為你的小助手,孩子會非常欣喜,這也是很重要的學習途徑,比如帶孩子在戶外散步,描述路上的所見所聞,比如每天有固定時間的親子共讀,定期帶到伙伴家拜訪,最好以周為單位,建立起一套活動的框架,每周延續。
專家簡介:邵蕊--澳大利亞西悉尼大學文學學士,主修媒體及傳播。參與中國第一所華德福學校——成都華德福學校的組建和發展工作同時從事外聯,翻譯等工作。排演多部英語話劇,包括《音樂之聲》《三只小豬》《怪企鵝太奇》(Tacky‘thePenguin)《圣米迦勒傳奇》(St.Michael),擔任三屆英語戲劇夏令營老師,與國外老師攜手共同編排英語戲劇《望帝化鳥》《塞翁失馬》《七只野雁》等話劇。2007年11月受丹麥及德國學校邀請,在歐洲多所華德福學校開展“中國文化周”主題活動。目前致力于北京華德福教育和兒童英語戲劇的發展。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題
盡在奧數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