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新浪論壇 作者:zhangni5263_cn 2009-07-29 18:27:55
家里有兒初長成。對于孩子來說,上小學是人生一次新的飛躍,尤其是小學階段,能不能打好基礎更為關鍵,所以,作為家長,一定不能認為孩子上了學就交給老師、交給學校管了,一定要和孩子一起,幫助和陪伴孩子渡過小學六年的美好時光。
通過親子論壇,我們這些小城市的家長看到了很多好文章,受到了啟發。其實,小學階段的教育很簡單,就是培養良好的學習和生活習慣,但如果想做好還是很難的,需要用心、愛心、恒心和耐心。因為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個性和特點,再加上父親的素質、0-6歲的早教、選擇的學校、碰到的老師、周圍的環境等等,本身就有很大差異,所以在教育孩子時,不能生搬硬套別人的成功方法,不能盲目比較,必須結合自己孩子的特點,針對性地進行教育。
說一下我的孩子吧。
一是語文方面。在識字上,幼兒園有早讀書和磁帶,孩子早就背得滾瓜爛熟,有一定的閱讀興趣,但是必須是他喜歡的書才愛看。比如,喜羊羊系列,每次給他新買書時,他都是如饑似渴,基本上能夠自主閱讀,認字大概1000字左右(不多,以后多多努力);在拼音上,幼兒園只學了聲母和韻母,但沒學怎拼讀和標聲調,但我不打算在暑假教他,我想上了一年級以后,只要他認真聽講,這點知識是沒問題的(可是很多孩子早就會拼讀,會給他壓力,要做好思想工作,加強信心)。
二是數學方面。幼兒園學了50以內的加減法,還用的是列豎式的方法,我兒子沒學會,他一看老師布置的題就犯愁,每次總是用自己琢磨的方法完成作業——數手指頭進位法。比如算9+15,先伸出9個手指頭,再1個1個地加,加到該進位時,10個手指頭全部清空,左手手指留下1個,表示進位,再加時,伸出另一只手指加,那怎么加6呢,他就伸出大拇指和小拇指當作6,這樣就能算出50以內的加減法了。我教過他幾次列堅式,但有時他能算對,有時算不對,而用他自己的方法算,每次都對,所以他就不相信這種方法了,所以他就不愛用列堅式,為此我還逼過他,但效果不理想。我想,他還是沒有理解為什么要列豎式,不明白其實列堅式進位和他手指進位是一回事,也許是幼兒園老師的講解方法還不夠科學吧。但是,不愛列豎式的最主要的原因是,他的數的分成沒學好,比如問他7可分成幾和幾,他就會很煩,你要問3+4=幾,他會一口說出來。還是我沒有和他一起總結呀。
三是孩子的綜合水平。我雖然很注重教育,但是總是想的多說的多看的多,但真正堅持做下來的極少,甚至沒有,總是今天這樣,明天那樣。所以,我自認為我之前的教育是不夠好的。所以,孩子的綜合素質比較一般。但我總覺得他在語言、邏輯方面有潛力,因為他說話很早,而且音準,記憶力好,做一些超齡的智力圖片、游戲都不錯。
離開學還有一個月,我想制定這樣的一個計劃,可以激勵自己,監督自己。
1、暑假期間,盡情地玩,上兩個興趣班,一個是圍棋,一個是輪滑。圍棋他挺愿意去的,因為比較喜歡,下得也還可以。輪滑很不想去,但我覺得要強迫他堅持練下來,磨煉意志,克服畏難情緒,鍛煉身體。
2、開學后。
一是要照顧好他的情緒。關注他每時每刻的心理變化,引導他多給我講學校里的事,同學的事,陪他一起好好地從幼兒園過渡到小學,讓他喜歡學校和老師、同學。
二是要督促他養成好的學習習慣。每天放學第一件事就是寫作業,寫完作業才能玩。而且要全程陪著他,要有認真的態度、正確的握筆姿態,注意力集中不走神、每做一樣作業都要從頭到尾堅持下來,不能像小貓釣魚一樣,一會干這一會干那。同時也能檢驗出他一天的聽課質量如何。
三是要督促他養成好的生活習慣。要認真收拾書包,要整齊,不忘帶東西,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總之要認真,要做好,不馬虎。同時加大勞動時間,每天要幫大人干一件活,比如拖地、抹灰、洗碗,自己選。生活習慣培養好了,孩子就是一個有責任感的好孩子。
四是其他方面。我想發揮他語言能力和邏輯能力的優點,在語言、圍棋、數學等方面刺激他。一是語言方面,早上一起來就播放英語磁帶(管他聽不聽,聲音刺激為主),在車上的15分鐘時間,把當天所學課文念兩遍,作為早讀書內容。晚上親子閱讀是少不了的,找一些拼音的好讀物,慢慢讓孩子用拼音拼讀,逐步地由我給他念,過渡到母子共讀。二是邏輯能力方面,和他一起尋找好的數學方法,如前面說到的3+4=7會,但7的分成得想想才能說出來,就要多多練習。搜集一些好的方法,如玩倒數數、撲克牌比點大、買東西算賬找錢等。然后,圍棋要多引導他,講一些圍棋大師的故事,圍棋的道理等等,激發興趣。
另外,就是不可操之過急,和孩子生氣,要慢慢來,和孩子一起慢慢改正,慢慢適應。
最重要的就是堅持。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題
盡在奧數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