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來自網絡 2009-07-23 19:44:52
有了節約的體驗,也產生了強烈的節約意識,并不必然出現節約行為。因為孩子的年齡小,生活經驗和知識較少,出現了節約的內在需求,有時他們卻不知道怎樣去節約,缺乏必要的節約經驗、節約手段和節約方法。所以,給孩子們創設了一定的情境,引發出孩子們的節約需求,只是節約教育的開始。要讓節約成為孩子們的自覺行動,教師、家長還要引導孩子們積累一定的節約經驗,教給他們掌握一些節約的方法和手段。如:教育孩子盡量不用一次性的產品等,幫助孩子了解資源是可以反復利用的,反復使用可以大大節約有限資源,這是一種非常好的生活習慣。
達到讓節約成為孩子們的自覺行為的目的
偶爾成人在沖洗拖把時,水龍頭開大了,孩子會提醒“媽媽把水龍頭開小一些,別浪費水!”出門時忘記了關燈,孩子會說:“爸爸還沒關燈呢?”這時節約就已經成為孩子自覺的行為了。
將孩子的節約體驗、節約意識和節約經驗變為幼兒的自覺行為,是一個較長的過程,孩子們的節約表現在沒有變為他們的自覺行為時,很容易出現反復。我們可以通過和孩子上網搜索、觀看錄像片、給他們讀一些有關缺水的新聞報導等,讓孩子了解到沒有水,人們的生活將是什么樣子——船就無法行駛,大地就會干裂無法種莊稼等,這樣孩子們對缺水的危害認識得更全面了。讓孩子們進一步體會到地球上的資源是有限的,浪費資源就會使資源枯竭,人就會喪失生存的家園。這樣才能激起孩子強烈的節約愿望,達到鞏固的目的,促使孩子的節約意識變為自覺的節約行為。
讓節約成為孩子們的自覺行為,這個階段的關鍵是要把握三點:一是孩子年齡小,他們的自我評價往往依賴成人的評價。因此,當孩子出現節約行為時,家長一定要及時地做出肯定和鼓勵,看到孩子的節約行為就要及時表揚,支持孩子的節約行為。二是孩子這個年齡階段的特點就是模仿能力強。因此,家長一定要以身作則,時刻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在節約方面為孩子做出好的榜樣,希望孩子做到,我們大人一定要做到,保證我們的行為可供孩子模仿和學習。三是堅持、堅持再堅持。前面也談到了習慣的養成,是要經歷較長的一個過程的,它是一個量變到質變的過程,孩子是否能夠養成良好的節約習慣,很大程度在于成人的堅持和培養。
節約教育對于現在的獨生子女很有必要,應引起社會及家庭的廣泛重視。而對幼兒的節約教育應以觸動孩子們的內心體驗為核心策略,從創造情景入手,搭建并調動起孩子內心體驗的認知平臺,在幼兒有了深刻體驗的基礎上,實施節約教育。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題
盡在奧數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