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網(wǎng)絡資源 2009-07-22 22:39:59
隨著社會生活的信息化和經(jīng)濟的全球化,英語,這一門交際型學科已成為人類生活各個領域中使用最廣泛的語言之一,因而英語教育也被越來越多的人所重視。為適應新時期英語課程改革的要求,更好地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聽說能力,我在平時的課堂教學中進行了以下嘗試,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一、激發(fā)興趣,使學生想說、愿說
興趣是學生最好的老師,學習興趣對學習效果起著很大的作用,學習語言尤其如此。要想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聽說能力,首先要激發(fā)學生說英語的愿望。只有當他們想說英語,愿說英語的時候,他們才會真正用心去學,努力去學。而一旦學生有了想說、愿說的欲望,學習對他們來說將是一種樂趣而非是一種負擔。在英語教學中,我采用多種有效的教學手段,努力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1、愉快的導入方式,是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的良好開端
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每次上課,我特別注意上課的起始環(huán)節(jié):或以歌導入,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旋律中引發(fā)學習的興趣;或面帶笑容與同學用英語問好,讓學生在朋友式的關懷中愉快地學習;或以故事接力賽、謎語競猜等形式留給學生一個懸念,讓學生帶著探究的心理主動去尋求答案,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
2、幽默風趣的教學語言,使學生在一笑之余感受到學習的樂趣
“教育家最主要的,也是第一位的助手是幽默。”在教學過程中,我發(fā)現(xiàn),教師幽默風趣的語言不僅可以使課堂氣氛更加活躍,而且可以使學生在一笑之余引發(fā)聯(lián)想,出神入化地推動他們領悟,使學生在理解知識的同時也感受到學習的樂趣。認識到這一點后,每次上課前,我都精心設計教學語言,配以有趣夸張的表情、動作,力求使每堂課都讓學生有笑聲。例如:教學“Whereareyoufrom?”時,當學生回答“I’mfromAmerica.”時,我一邊用驚訝的語氣說“America?Oh!WelcometoChina.”一邊熱情地與該同學握手表示歡迎。同學們都不由地笑起來,紛紛舉手搶著發(fā)言,并熱情地與老師握手。他們在掌握語言的同時也體驗到了學習的快樂,對學習英語更感興趣起來。
二、不斷鼓勵,使學生愿說、敢說
在學生學習英語的過程中,往往會碰到這樣那樣的困難,這時,就需要老師的肯定與鼓勵,使他們戰(zhàn)勝困難,克服心理障礙,從而使他們不僅愿說,而且敢說,不怕說錯。
1、言語鼓勵,消除學生懼怕心理
學生剛開始學習英語時,往往害怕說錯被同學笑話,被老師批評。因此,一些學生想說卻不敢舉手。為了消除學生的這種懼怕心理,我通過例舉各種事例讓學生明白,說錯是正常的,老師不會因此批評你,同學們也不會笑話你,只要大膽練說,就一定會越說越好。學生消除了懼怕心理,上課舉手要求發(fā)言的越來越多,他們不僅愿說,而且敢說。
2、多肯定,少批評,增強學生的自信心
很多學生在練說英語時,總會出現(xiàn)發(fā)音不準的問題。以前,遇到這種情況,我總指出他發(fā)音不準確的地方,然后耐心地一遍遍幫他糾正,有時學生練了許多遍還是讀不準,給學生造成了很大的心理壓力。以后每遇到這個單詞,他總顯得緊張,而越緊張,發(fā)音就越成問題。對此,我進行了大膽嘗試,那就是忽略學生說錯的地方,強化他們說對的地方。每次學生起來練說的時候,我總表揚他們說得好的地方,讓他再說一遍,并讓其他同學向他學習,使他體驗到成功的喜悅,增強他說話的自信心。當他有進步的時候,我也明確地告訴他哪個單詞發(fā)音比較準確了,讓他繼續(xù)努力。如此,他不僅有了信心,而且知道了自己努力的方向。
三、創(chuàng)設語言情境,使學生敢說、樂說
所謂“情境”,是指以師生情感交流為主線,通過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采用豐富多彩的教學形式,為學生自主學習英語創(chuàng)設良好的語言環(huán)境。情境能使抽象的語言具體化、情景化和形象化。在生動形象的情境中講解、操練英語知識,能促進學生的理解、記憶,并能提高學生的英語運用能力。
1、巧設動作,創(chuàng)設語言情境
英語中,不少句子在不同的場合,因說話人當時所處的環(huán)境、情感影響,在語調(diào)上有著各種變化,這使學生的模仿有了一定的困難。在教學中,我嘗試以動作、表情輔助語言的表達進行教學,起到了很好的效果。例如:教學“Howdoyoudo?”時,讓學生一邊說,一邊熱情地握手;教學“Sorry,I’mlate.”時,讓學生一邊說,一邊做出氣喘吁吁的樣子;教學“What’sthat?”時,讓學生一邊指著圖片,一邊做出好奇地表情問。由此可見,一些簡單的動作配以適當?shù)谋砬楸纫槐橛忠槐榈貦C械朗讀要強得多,堅持這樣的訓練,久而久之既培養(yǎng)了學生良好的語感,又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表演模擬,創(chuàng)設語言情境
在英語新教材中,有很多內(nèi)容與學生的生活息息相關。于是我就組織學生分角色模擬課文中的內(nèi)容,使學生成為課文中的某一角色。學生不僅演得投入,對課文內(nèi)容記憶牢固,而且對語言的理解與運用也更加深刻。教師通過表演模擬創(chuàng)設情境,不僅活躍了課堂氣氛,使英語學習變得興趣盎然,而且由于學生在表演中、觀看中多種感官的高度集中,他們的英語聽說能力也得到了很好的鍛煉。
3、寓“教”于“樂”,創(chuàng)設語言情境
輕快的英語兒歌、有節(jié)奏的英語說唱、生動活潑的兒童游戲都是孩子們所喜愛的。為了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fā)他們的學習熱情,也為了讓學生學得有趣,記得深刻,上課時,我也常常把學生所學的內(nèi)容編成兒歌、英語說唱和學生一起打著節(jié)拍,邊學邊唱,有時還把這些兒歌、說唱與一些學生喜愛的游戲融合起來和他們一起邊玩邊學,孩子們樂此不疲。他們在游戲中,在說唱中順理成章地掌握了許多英語知識,提高了英語語言運用的綜合能力。
四、聽說結合,使學生能聽、會說
1、創(chuàng)設環(huán)境,提供學生聽說英語的機會
缺少英語語言環(huán)境,這是學生學習英語的主要困難。他們接觸英語的主要途徑就是在英語課堂上。因此,如何讓學生在課堂上時時刻刻置身于英語氛圍中,這是我這位英語老師經(jīng)常考慮的問題。從上第一節(jié)英語課開始,我就有計劃有步驟地引入課堂用語和日常用語,逐步培養(yǎng)學生聽音會意的能力。在課堂教學中,我盡量用英語組織教學,有時輔助于姿勢語言,如手勢、表情等,幫助學生明白老師的意思,并要求學生盡可能地使用英語回答或提出問題,久而久之,不僅培養(yǎng)了學生聽的能力,也提高了學生說的能力。
2、借助媒體,提供學生聽說英語的機會
錄音機是我在教學中經(jīng)常使用的媒體。有時,我會在上課前,找一些同學對已學內(nèi)容進行錄音,然后在課堂上放給學生聽,請他們猜猜這是誰的聲音,再請他們聽聽錄音機里講的是什么內(nèi)容,錄音的同學講得好不好,為什么?學生們興致盎然,不僅喜歡聽,而且聽得特別認真,細心指出同學的優(yōu)缺點,在練習聽力的同時也進行了說話的訓練。學生懂得了不僅要說英語,而且要努力說好英語。有時,在教學新課時,我會讓學生先聽錄音,再努力模仿,并比比誰模仿得像,老師給予一定的獎勵。學生們個個爭先恐后,惟恐老師不請他。他們不僅聽得仔細,而且個個信心十足,學習英語的興趣也更濃了。
3、設計比賽,提供學生發(fā)揮聽說水平的機會
每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教學之后,我常常會設計一些英語比賽作為對學生能力掌握情況的一種檢測。例如:英語小品表演賽、英語故事接力賽、聽音比賽、單詞競說比賽等。每次比賽,學生們都能做到精心準備,積極參加。他們在準備的同時鞏固了已學知識,在比賽的同時由于各種感官的高度參與,不僅英語聽說水平得到了很好的發(fā)揮,而且在他們獲得成功的同時也體驗到了成功的喜悅,增強了他們進一步學好英語的信心和勇氣。
實踐證明,只要我們努力探索,讓每一節(jié)英語課都充滿生機,富含情趣,那么,學生學習英語興趣必然濃厚,他們的聽說能力也將得到很好的鍛煉與培養(yǎng)。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shù)題
盡在奧數(shù)網(wǎng)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wǎng),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