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網絡資源 2009-07-17 23:26:34
幼兒園科學教育是指幼兒在教師的指導下,通過自身的活動,對周圍物質世界進行感知、觀察、操作來發現問題,尋求答案的探索過程。在《新綱要》中也明確指出了“要激發幼兒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發展認知能力”。如何根據科學教育本身的特點以及幼兒的年齡特征和個體差異,運用現代多媒體技術對幼兒實行有效的科學教育,我在此方面進行了一些探索和嘗試。
在幼兒科學教育的過程中,生動有趣的教學方法與手段是完成教育目標的必要條件。現代教育技術中的多媒體——投影、電視、錄像、電腦等具有生動、形象、感染力強、易于激發幼兒興趣的優勢,并打破時間、空間的限制,彌補幼兒直接經驗的不足,促使幼兒積極地參與教學活動。所以,在幫助幼兒獲得科學知識和形成良好行為的教育教學過程中,運用現代多媒體技術,可以使得手段運用與目標培養達到和諧、高效。
一、運用現代多媒體技術對幼兒進行科學教育
(一)運用現代多媒體技術幫助幼兒掌握科學知識
由于幼兒知識經驗、認知水平的限制,而人們對客觀事物的認識是通過感知獲得的,運用現代多媒體技術正好解決了這一難題,它可以使抽象、深奧的科學知識具體化、形象化、趣味化,從而激發幼兒對科學的興趣,使他們主動觀察、探索、思考。而且多媒體技術交互性強,各主題頁之間可以靈活轉換,便于根據教學實際情況隨意調整教學順序,當幼兒對某一內容感興趣或感到困難時,可靈活演示,拓寬了教學途徑。。因此,我們從興趣入手,結合幼兒的認知特點,通過投影、電腦、動畫等電教手段,使科學知識淺顯易懂。讓幼兒獲得不易親身感知或接觸的經驗,并將不能感知的事物放大、再現、模擬演示有關重要的過程。
如:在科學活動《小雞出殼》時,我跟小朋友一起觀看了課件,通過觀察,使幼兒知道小雞是怎樣從蛋殼里鉆出來的。我們通過對畫面的放大、放慢、定格等多種手段進行,讓幼兒通過仔細觀察,主動思考、探索、討論得出合理的原因。這樣讓幼兒能夠真切感知,不但容易理解,而且知識完整、印象深刻。小朋友們看著看著,還興奮地唱起《小小蛋兒把門開》的歌。
還有在科學活動“食物的旅行”中,用多媒體技術將食物從口腔到排出的整個消化過程及消化系統各個部位的名稱通過課件形象地展現在幼兒面前,使原本枯燥的內容變得直觀易懂。看著吃的食物在身體中的旅行,幼兒有了一種奇妙的感受。這種感知,激發了幼兒對人體的探索愿望,讓幼兒第一次這么關注自己的身體,并紛紛回家講給父母聽,科學活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題
盡在奧數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