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來自網絡 2009-07-17 10:26:57
說起“感覺統合”,可能有人了解,有人還比較陌生。在我大學四年級的后半年,經朋友介紹,再加上我的專業基礎和一段時間專門地培訓,我有幸成為了一名兒童感覺訓練管的兼職老師!在這半年的時間時,我接觸到了各種各樣的孩子,比如比較聰明的,比較笨拙的;動作失調的,動作遲緩的;過分好動的,過分自閉的;攻擊性強的,膽小怕事的……總之是有好孩子,也有“問題”孩子。但是通過感覺統合訓練之后,好孩子變得更優秀了,“問題”孩子也向好孩子轉變了!我被感統訓練的神奇力量深深地折服了!
現在,我當上了一名幼兒老師,我覺得我有義務把我知道的這些理念和知識告訴每一位幼兒老師和家長,希望能對她們的工作有些許啟發和幫助。
一、什么叫感覺統合
感覺統合(簡稱感統),是指人的大腦將從各種感覺器官傳來的感覺信息進行多次分析、綜合處理,并做出正確的應答,使個體在外界環境的刺激中和諧有效地運作。這也就像是交通指揮者或紅綠燈管制者,在它的指揮下,各種信息有條不紊地在大腦的“高速公路”上飛馳,大腦才能協調身體對外界刺激的感受,并做出適當的反應。沒有它們,“交通”將亂成一團,“事故”不斷。
感覺統合分為感覺學習和運動學習兩個過程。學習能力是自身器官、神經組織及大腦間的互動,身體的視、聽、嗅、味、觸及平衡器官,透過中樞神經,分支及末端神經組織,將信息傳入大腦各功能區,稱為感覺學習。大腦將這些信息整合,作出反應,再透過神經組織指揮身體感官的動作,稱為運動學習。
感覺統合的過程:感官神經(中樞神經、末端神經、分支神經)→感覺信息→大腦→分析、綜合處理→動作協調。
在人的感覺統合中有四個專業術語是必須了解的:
1.平衡感
平衡感是人類行動的基礎。它是從母體的胎位變化開始發展的,初生兒由平躺、三翻、六坐、八爬,才能站立起來,進而靈活操作大小肌肉,這些都是一切行動的基礎。
2.觸覺
觸覺是指全身皮膚上的神經細胞接受來自外界的溫度、濕度、疼痛、壓力及震動的感覺。人類皮薄毛少,對觸覺刺激的分辨能力最多元化。人類在胚胎期,有三層結構,最外層日后發展成皮膚及神經系,也就是說人類的觸覺和神經體系是相關的,觸覺便是神經組織最重要的營養,觸覺的敏銳度會影響大腦辯識能力、身體的靈活和情緒的好壞。
3.前庭覺
前庭覺的主要功能,是接受臉部正前方視、聽、嗅、味、觸的信息,并作過濾及辯識再傳入大腦,使大腦不致于太忙碌,這樣注意力才能集中。特別是長大以后的視、聽性質的學習,前庭覺的影響最大。
由于前庭是大腦門檻,整個身體的觸覺、關節活動信息也必須在此過濾,以選擇重要的信息作回應,所以前庭覺必須和平衡感取得完全協調,才能正確辯識身體的空間位置,這便是所謂的前庭平衡了。
4本體感
本體感就是學習能力,是自信心和創造力的根。
不用看鏡子,我們可以正確摸到鼻子、眉毛;不用看階梯可以靈活上下樓;拍球、開車、騎自行車、游泳、雙手雙腳及身體雙側協調,運作自如,這便是本體感。
人類身體的活動,大多是在不知不覺下進行的。人不用老是顧忌身體如何行動,手腳才能靈活、心情才不會緊張、焦慮,也才能有足夠的自信心。本體感發展良好,大腦功能才能發揮自如,觀察力敏銳、反應迅速,人生最重要的想象創造能力也才能豐富地發展起來。
二、感覺統合失調的原因
感覺統合失調(簡稱感統失調),是指人的大腦不能順利地把從各種感覺器官傳來的信息進行正確有效地分析和綜合處理,以致使個體與外界環境的接觸發生障礙,使兒童大腦對身體各器官功能失去了控制和組合能力,導致行為失調。
感覺統合失調的主要原因:
1.腦損傷和腦功能障礙
母親在懷孕期間出現早產、先兆流產或采用剖腹產、電吸引等生產方式,兒童中樞神經系統感染或損傷,出生時出現產傷,既往病史如頭部外傷、高燒、患腦炎等都可以導致兒童的感覺統合失調。尤其是早產或剖腹產的兒童,由于出生時觸覺未受到特殊刺激,形成自我保護膜,使觸覺的學習緩慢遲鈍。
2.母孕期因素
母孕期的不良因素、圍產期的不良因素如出生窒息、低體重、新生兒黃疸等、環境毒素如空氣污染物,破壞性病毒及其它進入體內的化學物等都可能引起腦功能失調,從而造成感覺統合失調。煙酒、濃茶、咖啡等刺激物,會引起臍帶毛細血管的萎縮,影響營養的輸入,造成胎兒大腦發展上的不足,從而影響兒童的感覺統合。胎位不正,妊娠高血壓綜合征等都易引起兒童感覺統合失調。
3.小家庭后遺癥
孕婦的緊張心理可導致兒童感統失調。小家庭家務相對較多,使母親在懷孕時幾乎無法有足夠的休息,工作的忙碌、心理的焦慮,行動上的姿勢不佳,運動不夠都會影響胎位的正確變動,進而影響兒童將來的平衡能力的學習。
4.育兒方式不當
隨著社會文明的發展,使得孩子越來越缺乏生活空間和運動量,舒適的生活環境,使孩子失去了許多應有的鍛煉機會,特別是在7—9個月時,家長抱得過多,孩子爬得過少,甚至過早使用學步車,代替兒童正常的坐、立、爬、行,使孩子的生長發育過程受到阻礙。還有部分家庭依然沿襲著睡頭、裹身、綁腿等傳統育兒方式,這種非科學育兒方式造成的最大危害便是嚴重阻礙了兒童神經系統的生長發育。有研究顯示:城市里大約有一半或更多的孩子沒有經歷過爬的階段。而心理學家認為“爬”對兒童的智力發育有舉足輕重的作用,所以,由于目前不正確的養育方式,導致兒童感覺統合失調癥越來越多。而且,有時孩子一哭家長就制止,造成孩子的口腔肌肉缺乏鍛煉,心肺功能較弱。
5.父母育兒觀
現代早期教育方式仍然更多傾向于刺激孩子的視聽覺,對孩子其它部位的感覺如嗅覺、味覺、皮膚覺、平衡覺、運動覺的訓練與刺激相應不足或較少,若早期兒童缺少足夠的觸摸、愛撫和情感交流,也就是沒有足夠的依附,這樣的孩子都有可能患感覺統合失調癥。
6.家長的過分保護
現代家庭的孩子多是獨生子女,家長對自己的掌上明珠珍愛有加,生怕孩子磕著、碰著,結果孩子的摸、爬、滾、打、跳等行為活動減少了,家長限制了孩子的活動方式和活動范圍,這樣孩子在大自然中奔跑、玩耍的機會減少了,在家中看電視的時間多了,使孩子由于缺乏運動而導致感統失調。
在生活中,家長不讓孩子做家務,事事包辦代替。事實上,像掃地、擦桌子、穿衣服、穿鞋等簡單的小事情都可以鍛煉孩子的動手能力。
由于沒有兄弟姐妹,家長又不放心孩子出去和別的小朋友玩兒,孩子就經常一個人玩兒,使得有的孩子不合群,不懂得與人分享玩具和食物,不知道怎么和其他小朋友交往,這些都可能使孩子感覺統合失調。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題
盡在奧數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