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來自網絡 2009-07-12 23:36:43
藝術教育是幼兒教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在我國大力提倡創新教育的今天,幼兒藝術教育教學的創新也是我們幼教工作者探索研究的重點。兒童天生就具有熱愛和探索藝術活動的傾向,只是這種自然傾向被后天非自然的強化和訓練,大多無法繼續保持,往往被限制甚至被扼殺。那么,如何改變傳統藝術教育的機械刻板、千篇一律的教學方法,進行幼兒藝術教育教學的創新,筆者通過初步探索,認為可以從以下幾方面進行:
一、在幼兒藝術教育教學指導思想方面應更新觀念
(一)從“技藝訓練為中心”的觀念轉變為“審美教育”的觀念
藝術的本質是審美的。藝術教育作為審美教育,并不是專指某種藝術技巧的教育。長期以來,許多幼兒教師已經形成了一套以技藝訓練為中心的外顯或內隱的觀念和行為模式。這些教師在幼兒藝術教育活動中,無論是在制定教育活動目標、設計教法,還是組織教學,都自覺或不自覺地把注意力集中在技藝訓練的目標上。他們重視幼兒的正確描寫、制作和表演能力,卻忽視幼兒自身對藝術的感受和表現,這就扼殺了幼兒的藝術潛能和創造力。所以,我們應該摒棄“以技藝訓練為中心”的觀念,樹立“審美教育”的觀念,把“審美教育”作為藝術教育教學的目標和行動指南。教學目標的確定、內容設計、方法選擇和教學組織均應緊緊圍繞“審美教育”這一中心,使幼兒藝術教育活動能真正萌發幼兒感受美、理解美的情趣,培養幼兒初步感受美和表現美的能力。
(二)從“教師本位”觀念轉變為“以幼兒為主體”的觀念
當前,我們的幼兒藝術教育活動仍然跳不出幼兒圍繞教師轉的怪圈。“教師讓我這樣做,我就這樣做”的現象仍然十分普遍。教師是絕對的權威,是萬能的知識技能的傳播者。教學活動由教師支配,教師讓幼兒觀察、模仿、記憶及回答事前教師準備好的問題,幼兒只能在里面打轉轉,不能跳出來,即使是跳出來了,教師又馬上拉回去,幼兒只能被迫放棄個人“異端”的想法和探索行為。這種“教師本位”觀只會扼殺幼兒的創造力。因此,我們必須樹立“以幼兒為主體”的觀念,要“砸碎兒童的地獄,創造兒童的樂園”,“解放兒童的創造力”。
(三)從以“知識為中心”的觀念轉變為“培養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的觀念
傳統的知識觀認為教學就是用知識去填滿“倉庫”(腦),學習就是獲取知識。知識是對經驗、事實、規則等的認識,而這種認識的真理性是絕對的、唯一的、靜止的,甚至是終極的。在幼兒藝術教育活動中,部分教師就深受這種傳統知識觀的影響,在教學中采取灌輸式教學,強調對知識的記憶、模仿和重復性的練習,造成培養出來的孩子膽子小,教師沒講過的不敢想、不敢做。幼兒怎么能發明,又怎么能創新呢!因此,幼兒藝術教育必須摒棄“以知識為中心”的觀念,樹立培養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的觀念。
二、幼兒藝術教育的教學內容應進行創新
教學內容的選擇,必須根植于兒童自己“自然的生長土地上”,符合兒童自然發展法則。目前,我國幼兒藝術教育的教學內容,仍然有遠離幼兒生活實際的傾向,教學內容小學化,甚至成人化。筆者認為,幼兒藝術教育教學內容要創新。首先,教學內容的選擇要符合幼兒身心發展的特點,緊密聯系幼兒的生活實際。如果教師生硬地要求幼兒畫一些他們無法理解、莫名其妙的圖畫,唱一些晦澀難懂的歌曲,幼兒根本無法理解這些內容,也就無法產生感情上的共鳴。當然,幼兒就不可能表達自己的心靈感受。其次,教學內容應更具有時代特點,能反映出當代科學技術發展的最新成果。第三,教學內容的選擇與呈現方式要為幼兒思考、探索、發現和創新提供最大的空間,要增強教學的選擇性與開放性。第四,教學內容的設計要適應時代需要,突出培養幼兒的創新精神與創新能力。同時要擴展和更新現有的幼兒藝術教育教學內容。擴展和更新后的幼兒藝術教育教學內容應包括“欣賞”、“表現”和“創造”三方面的內容。幼兒藝術欣賞方面,要求用美的事物、藝術作品感染幼兒,喚起他們對美的注意、向往和追求,萌發幼兒感受美和表現美的情感;表現方面,能讓幼兒在主動參與藝術活動的過程中能整理生活印象,感受各種藝術手法的傳情作用,初步表現美;創造方面,要求給幼兒自由支配的時間,選擇好的內容讓幼兒自由創造,培養幼兒的創造力,如音樂教育活動中,就可以讓幼兒自制簡易樂器、自編歌詞、自唱、自奏、自跳等。
三、幼兒藝術教育教學的創新應注意的幾個問題
(一)善待童真,細心呵護幼兒藝術的天性
我們知道,幼兒畫畫、唱歌、跳舞、講故事都不受功利目的的支配,只是為了表達自己的認識、想象、愿望或情感。幼兒的畫稚拙、天真,唱歌跑調,跳舞時動作不協調,故事講得不合情理,這些雖然與教師教學的要求不一致。然而,這一切都是幼兒的充分自我表達,給人一種清新、真實、活潑和自由的感受。因此,在幼兒藝術教育活動中,我們要善意對待幼兒的“異想天開”,要善待童真,細心呵護幼兒的藝術天性。
(二)精心設計,誘發幼兒創新的靈感
個體的創新在某種意義上講不是“學”出來的,而是激發、培養出來的,幼兒的創新更是如此。要培養幼兒的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教師精心設計教學,誘發幼兒創新靈感是非常重要的。在幼兒美術教育活動中,教師常常讓幼兒“畫太陽”,通常是教師在黑板上畫,幼兒在紙上“依葫蘆畫瓢”。而精心設計的,誘發幼兒創新靈感的教學就不是這樣。教師應先畫出她心中的太陽,然后用故事或語言誘發幼兒畫出自己心中的太陽。如夏天的太陽火辣辣直射時的、冬天太陽暖融融普照時的、春天太陽催生大地嫩綠時的。只有抓住幼兒身邊發生的、感受到的或感興趣的事物和情境進行教學,才能激發幼兒的創新火花,釋放幼兒內在的創造沖動。
(三)鼓勵實踐,拓展幼兒創新的時空
創新從哪里來?它來源于幼兒的探究,來源于幼兒動口、動腦、動手的藝術實踐,而不是一味地從知識中來;從實質教育論所講的“觀念的聯合”中來。因此,在藝術教育活動中,我們要創造條件,讓幼兒多進行動口、動腦、動手的實踐活動,使幼兒在操作中學習,拓展幼兒創新的時空。
(四)允許自由創造,充分發揮幼兒的創造潛能
傳統的藝術教育教學是有缺陷的,其缺陷在于一味使用灌輸的方法教學,致使幼兒照葫蘆畫瓢、機械模仿、被動的學習,毫無自由發揮的余地,造成創造的幼苗被扼殺在萌芽狀態。幼兒藝術教育創新應當打破傳統藝術教育以灌輸為主的教法,允許幼兒自由創造。這是因為幼兒創造力是一種主體潛能,自由創造是一種發掘潛能的過程。允許自由創造,能給予幼兒自由發揮、大膽創造的廣闊空間,充分發揮幼兒的創造潛能。
四、正確評價幼兒藝術教育教學
在幼兒藝術教育活動中,教師應該在思想內容健康向上的大前提下,充分尊重幼兒個性化表達和創造的自由,多給幼兒的創新想法、創新行為以更多的鼓勵。教師不能以單純的知識記憶、技能模仿作為主要評價指標,應該把“創造性”作為幼兒藝術教育教學評價的一個重要指標。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題
盡在奧數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