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來自網絡 2009-07-12 22:47:52
甪直中心幼兒園 林芳
數學這門有著嚴密的系統性和規律性的學科,不僅僅向幼兒傳授著粗淺的數學知識,更主要的是通過數學教學活動培養孩子的學習興趣,激發孩子的整體素質。因此,我在數學活動中嘗試引導幼兒主動參與,讓幼兒表現出更大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造性。
一、創造環境,激發幼兒主動參與的愿望
富有教育意義的環境,能使每個幼兒產生身臨其境的感覺,從而學得主動活潑。我在班級中創設了豐富多彩的“數學園地”,貼上各種形狀的花朵。每次,當我在這些不同的形狀的花朵上貼上與數學有關的題目時,孩子們都迫不及待,爭先恐后地圍過來觀看、解答。同時,我還設置各種進行數學活動的材料,讓幼兒自由選擇、運用。如“撲克牌”、“數字卡”、“游戲棒”等。給幼兒充分表現的機會,使幼兒在感興趣的環境感染下,主動積極地探素學習。
二、寓教于樂,提高幼兒主動參與的興趣
幼兒最喜歡游戲,寓教學于游戲之中,使整個學習過程富有情趣,能大大激發幼兒主動學習的興趣,提高參與活動的積極性。如:教幼兒認識鐘表時,我采用了“今天是星期天”的教育活動,老師當媽媽,幼兒當孩子,提醒幼兒看鐘表做事情。如“7:00”起床、洗臉、刷牙;7:30早鍛煉,8:00吃早飯等。接著又反過來老師做一些事情,小朋友撥鐘點。這樣反復多次,小朋友對時鐘的認識較容易掌握,興趣也非常高,課堂氣氛一直很活躍。平時,利用一切機會創設情景,培養幼兒對數學的興趣。如桌面游戲時,通過按顏色、大小、形狀、個數等規律穿木珠,提高幼兒的排序能力。“玩牌”游戲提高幼兒加減運算的能力……在游戲中進行數學教學,幼兒玩得高興,學得認真,練得積極。
三、改革教法,增強幼兒主動參與的意識
教師一遍一遍地教,幼兒一遍一遍地跟著學,這只不過是一種單純的模仿,機械的記憶。我嘗試改革教法,充分發揮幼兒的潛能,引導幼兒積極主動地學習。如再大班加減法教學中,我一改以往單一公式化的提問:草地上有4只小鳥,又來了4只,現在草地上有幾只小鳥?而是提供必要材料,放手讓幼兒動手操作,對所操作的對象進行分類,找規律,然后指導幼兒看圖列出有關算式,最后再引導幼兒找出規律——分和式和加減運算的關系,指導幼兒運用三個數列出加減算式或根據三個數自編應用題,列式計算,促使幼兒逐漸從具體形象思維向抽象思維過渡,從而發揮幼兒的創造思維能力。
每次教學活動,我都讓幼兒通過動手操作來完成任務。凡是幼兒能想的、能說的和能做的,都放手讓幼兒去實踐,決不包辦代替。如在學習9的組成時,我先給幼兒9片花片或9粒棋子、石子等,要求幼兒將他們分成二份,并在分合圖上記錄每次分合的情況,并讓幼兒在分合圖上找出規律,在以有的知識經驗基礎上找出互補和交換規律。幼兒通過自己實踐、觀察、比較很快掌握9的幾種分法,為學習加減運算打好基礎。同時,也讓幼兒體驗成功的樂趣,激發再探索的愿望。
四、因材施教,樹立幼兒主動參與的信心
由于個別差異的存在,幼兒在參與活動的過程中發現問題有快有慢,對結果認識深度和廣度也不同。但是只要在整個過程中,幼兒主動參與,積極思考,那么,不管是成功還是失敗都要給以表揚和鼓勵,樹立他的自信心。同時,還要從實際出發,開展個別教育,從根本上提高不同兒童的認識水平和接受能力,特別是能力差的幼兒。因此,我利用平時空余時間及晨間活動,來園活動等時間對個別能力差的幼兒進行個別教育。如:小菲小朋友計算能力差、反應慢。我就在桌面游戲時和她一起玩“小雞找家”、“玩牌”、“碰球”等游戲,課間和她一起到“數學園地”邊看邊解答,通過一系列活動,小菲小朋友的計算能力得到提高,在享受成功的喜悅的同時,自信心也增強了。
總之,在引導幼兒主動參與活動的探索中,我深深地體會到,教師要做有心人,在活動中明確自己的指導地位,擺正幼兒的主體地位,為幼兒創設良好的環境,充分發揮幼兒的主動性、創造性,有利于提高幼兒的綜合素質能力。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題
盡在奧數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