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來自網絡 2009-07-09 21:36:02
一、研究背景
“合作就是個人或群體相互之間為達到某一確定目標,彼此通過協調作用形成的聯合行動。”合作能力是指與他人的協作,共同完成任務的意識與技能。合作能力是二十一世紀人才必須具備的社會能力之一。21世紀要求人人都有較強的自主能力和判斷能力,同時要加強每個人在現實集體命運過程中的責任。當今社會上對學生合作能力培養越來越得到教育界人士的重視,但最近的有關調查顯示:中小學生合作精神的培養仍是素質教育的一項重要課題,如何對學生進行合作能力的培養的實踐經驗還鮮為人知,而對幼兒進行合作能力的培養還未引起人們應有的重視,有關這方面的文章并不多見。
二、問題的提出
中班幼兒隨著身心的不斷發展,已有了與同伴交往的心理需求,與同伴游戲、玩耍的要求也越來越多。但由于大部分幼兒都是獨生子女,他們缺少交往的經驗、合作的意識和技巧,在與同伴的交往與合作的過程中經常會產生一些問題,最突出的問題是:1、許多孩子羞于主動交往,不會向同伴提出自己的愿望和想法;2、自我意識強,不能較好的認識自己與他人的關系,缺少必要的合作意識,合作精神,不知如何與同伴合作,產生許多交往方面的問題。
游戲是幼兒最主要的活動,幼兒在與同伴交往的過程中學習與人合作和協調的能力,是幼兒社會化的主要途徑。他們在與同伴的平等相處中,學習如何把自己與他人的期望和需要相協調,學會與他人共同相處,相互合作。許多研究表明,幼兒時期的許多習慣和經歷,對孩子一生起著舉足輕重的影響。
本研究,通過在游戲中對中班幼兒合作能力的培養,探索提高幼兒合作意識和合作技能的方法和途徑。
三、游戲中幼兒合作能力培養的目標
1、幼兒喜歡參加各項游戲活動。
2、喜歡和同伴一起游戲,學習用交換、輪流、分享的方法與同伴一起玩,
3、在游戲中體驗合作后的成果,并對合作游戲感興趣。
4、在合作游戲中,提高幼兒解決問題的能力、學習合作的方法,提高幼兒的合作精神和合作能力。
四、游戲中幼兒合作能力培養的方法:游戲法、榜樣法、比較法等
五、游戲中幼兒合作能力培養的對象:中三班32名幼兒,其中4歲半——5歲幼兒13名,4歲——4歲半幼兒19名。
六、游戲中幼兒合作能力培養的時間:2004、9——2005、7
七、游戲中幼兒合作能力培養的具體步驟
第一階段:2004、9——2004、10
學期初設計兩個活動:活動一:發給每人一只高蹺,請幼兒玩。活動二:幼兒按平時自然分成六個小組,給每組幼兒一份幾何圖形,要求每組幼兒把幾何圖形按要求分成四份,觀察記錄幼兒兩次活動時的合作情況。(見表一)
表一:
合作行動
單獨行動
聯合行動
其他
人數
占總數﹪
人數
占總數﹪
人數
占總數﹪
人數
占總數﹪
第二階段:2004、11——2004、12
增加幼兒自主游戲的時間和空間,為幼兒進行合作游戲提供充分的機會。
1、在晨間活動中改以教師指定活動內容為提供多種器械材料讓幼兒自由選擇,應到幼兒充分利用不同器械的功能進行合作游戲。
2、在戶外活動時間中,增加結伴分組游戲的時間:每周固定一次,每次30分鐘左右,集體游戲后用20分鐘左右的時間讓幼兒開展自由結伴分組游戲。
3、充分利用平時的創造性游戲和區角活動的時間,讓幼兒自己挑選主題,自己挑選同伴,自己挑選材料,充分發揮幼兒的自主性。在操作中發生矛盾時,引導幼兒自己解決問題,使幼兒有更多的時間和實踐機會學習合作。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題
盡在奧數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