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來自網絡 2009-07-08 21:03:04
幼兒園每年新生入園時,我們常會看到這樣一幕:教室里哭聲一片,有的高聲喊叫,有的輕聲啜泣,有的邊哭邊吸吮手指衣物,有的在地上滾爬、耍賴等。園外的家長心疼煩惱,園內的老師忙得焦頭爛額。幼兒的種種表現反應出對幼兒園這個陌生的新環境的不適應性,它影響了幼兒園正常活動的開展和幼兒自身,也給家長和老師增加了許多負擔。如何避免這種適應困難的產生,最大限度地減少適應期的時間,筆者認為必須把準備工作做在前面,包括幼兒園的準備、老師的準備及家庭準備。其中家庭準備是基礎和關鍵,因為孩子來自于家庭,父母是孩子的啟蒙老師,父母的態度直接影響著孩子,積極的適應快,消極的適應慢。筆者要談的是家庭準備工作的有效開展,供家長參考。
首先,要對幼兒適應困難的原因作簡要分析,讓家長能了解幼兒,同時也理解幼兒。
1.從獨享愛到和同伴分享愛。在家庭中,幼兒基本是獨生子女,父母對于他的愛和照顧是無微不至的,幼兒對于成人的愛是一種霸道的獨占性,而在幼兒園里,教師面對的是全班幼兒,她的愛和關注包括每個孩子,和同伴一起分享教師的愛使他時刻擔心受冷落,所以不難理解,有的孩子看到老師去哄別人時,哭得更傷心了。
2.從獨享玩具到和同伴分享玩具。幼兒園和家庭最大的不同在于每樣物品、每種玩具都是大家的,幼兒自己喜歡的玩具要和大家一起玩,喜歡看的書要和大家一起看等,幼兒對玩具的占有欲得不到滿足,從而產生抵觸情緒。
3.從隨意性生活到有規律生活。幼兒在家庭中,常常是隨性而為,想吃就吃,想玩就玩,想睡就睡,而在幼兒園必須納入有規律的生活軌道,必須服從老師的安排,例如:不愿午睡,也得在床上躺著,到時間才能起床,要學會等待等,這讓幼兒覺得不自由。
4.幼兒的年齡特點決定的。
從心理學上說,三歲幼兒有以下特點:
(1)易沖動。三歲幼兒的情感發展是很不穩定的,缺乏有意控制能力,常表現為想哭就哭,想笑就笑,在他高興時,大叫大笑,一旦不高興了就又哭又鬧了。
(2)易感染。同樣由于情感發展的不穩定性,三歲幼兒表現出易受感染的特點,所以看到別人哭了,他也跟著哭。
(3)依戀行為。三歲幼兒對父母和家庭有較強的依戀性,離開親人的懷抱進入陌生的環境,自然會產生哭鬧的情況。
鑒于幼兒的適應困難表現,有的家長會認為孩子不愿上幼兒園就不必上了,這種看法顯然是錯誤的。因為三歲幼兒從生理到心理的發展已經具備了入園的可能性。反之,家庭的封閉性不利于幼兒的成長。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題
盡在奧數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