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來自網絡 2009-07-04 22:24:50
進入二十一世紀后,幼兒教育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受到重視和關注,而幼兒美術教育在其中則扮演著主要的角色。教育專家認為:幼兒的成長本身就是一個不斷適應社會的過程,而繪畫就是一個從感覺到藝術思維發展的過程,因此幼兒的繪畫表現,制作手工物品的造型能力反映了他們不斷成長的過程,并作為個性化的創造性表現,鮮明地反映了他們的內心世界。
中國美協兒童美術藝委會主任楊永青說:孩子把畫畫看成是游戲,那么我們就應當像游戲那樣去教學,教他們觀察,啟發他們想象,鼓勵他們勇敢地用自己的語言畫出所看所想,所愛。因此要為幼兒創設寬松、自由、和諧的環境,采取生動活動的教學形式,善于把幼兒引到想象的王國中去。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發掘和引導幼兒所固有的天份,調動幼兒學習的主動性,同時,教師應成為幼兒熱情而耐心的聽眾,并從孩子的角度聯想問題、提出問題以激發幼兒連續不斷地思考、想像和表達的熱情。
一.運用融語言、社會、音樂、繪畫為一體的多層次教育手段,提高幼兒的繪畫興趣。
繪畫是幼兒借助畫筆表達自己對現實事物的認識態度、內心情感的一種手段,是與其興趣、智力乃至個性品質的健康和諧發展都密切相關的。因此,幼兒繪畫教學的重要意義不在于幼兒“作品”的水平,而在于繪畫活動本身。所以,教師在繪畫教學中,不能只注重教學結果,更重要的是注重教學過程,為多種技術融合的繪畫教育手段的出現提供了條件。
比如學習活動:“小兔過生日”,如果按照傳統的教學方法,通常就是簡單的教孩子用菜根印花,但是我在進行這節繪畫活動的時候,,先創設了一個小兔子過生日的情境,引起了幼兒的興趣,用充滿童趣的語言引導幼兒探索,讓小菜根變成鮮花,幼兒一邊捏著菜根蘸顏料印花,一邊唱生日歌,并將印好的小花送給小兔,再說上一句祝福小兔子的話,這樣的一節美術活動,真正做到了融繪畫、語言、音樂為一體。
二.美術教育促進了幼兒智能的發展
幼兒的繪畫作品是充滿個性化的,其中有許多值得相互學習觀摩的部分,從中可以激發起幼兒另外的想象力、創造潛能,因此教師應有目的的引導幼兒向同伴學習也是十分重要的。具體的做法:及時地介紹幼兒有創意的表現,引導幼兒在學習的基礎上想象創造。在幼兒完成作品后,教師可把幼兒的作品全部拿出來展覽,引導幼兒樂于觀賞,能在別人的作品中尋找、發現優點。
孩子通過繪畫活動,頭腦中的感性經驗越來越豐富,思維也變得更靈活。他們自由組合物體,無論在構圖布局上還是想象力方面都靈活多變,豐富有趣。如孩子們在桃園進行過寫生畫后,我讓孩子們進行創造畫:我心中的桃花園。每個孩子展開想象的翅膀,運用已有的經驗在作品中展現自己的美好愿望,有的孩子畫面上桃花與蝴蝶爭相比美;有的孩子則畫了桃花簇擁著自己美麗的新家;還有的孩子飛上了天空俯視著桃園,桃園里熱鬧極了,小動物們都來爭睹桃花的美麗。每個孩子的作品都體現著自己的情感,呈現出與眾不同的內容。
三.美術教育使孩子的自信心逐漸增強
過去曾有一些膽小的孩子,由于害怕失敗,他們不敢落筆,活動中畏縮不前。通過老師不斷地鼓勵及悉心指導,現在這些孩子能大膽地表現了。以前畫面單調的孩子由于增加了生活經驗,掌握了觀察方法,畫面內容也逐漸豐富起來,成功的體驗促使孩子們的自信心得到了提高。孩子們的觀察力也有了進步,孩子通過寫生畫活動,觀察的細致性得到明顯提高。以前,我讓孩子畫房子時,好多孩子只能畫出房子的基本結構,如長方形的外形,簡單造型的門窗,。現在讓孩子畫房子,大多數的孩子,他們能仔細觀察注意到事物的細微、隱蔽的特征,如墻壁上的管子、空調器,窗上的裝飾物,一層層的臺階,房子里活動著的人物,瓦的描繪也生動真實,說明孩子觀察的細致性得到了顯著的提高。
四.美術教育激發孩子的求知欲
激發孩子的求知欲,提高他的學習興趣,并不是說孩子想做什么就讓他做什么,就幫助他做什么,而是要善于將孩子的興趣引導到學習中去。在日常生活中,孩子常會對你提出各種各樣的問題,這就是孩子對周圍事物產生興趣的表現,如果你對孩子置之不理,孩子的求知欲就會泯滅。相反,如果你能熱情對待孩子的提問引導孩子去認識,去探索,并引發更多的問題,那么孩子就會激發起學習知識和技能的欲求,養成勤奮和刻苦學習的習慣。讓孩子體驗到克服困難獲取成功的樂趣,是保持孩子學習興趣的必要條件,你應該注意讓他有獲得成功的機會,即使是微小的進步,也應加以鼓勵。經常地遭受挫折,甚至遭受指責或體罰,會使孩子的學習興趣喪失殆盡。
五.美術教育激發孩子的創造性
在美術教育中通過開展創造性活動激發幼兒用自己創造的圖式表現對事物的認識與情感,發展幼兒思維的靈活性、變通性,培養探索發現的積極性,挖掘幼兒的創造潛能,為培養獨立的、健全的人格打下基礎。一個合格的指導教師應深入了解本班幼兒實際發展水平,制定出適合幼兒發展的教育目標,促進幼兒在最近發展區獲得最大限度的發展。那么如何指導幼兒進行創造性美術活動呢?
(一)營造富于創造性思維的空間和條件
創造性思維的成分主要是求同思維和求異思維,而求異思維又是創造性思維的核心。因此在創造性美術活動中我特別注重幼兒的求異思維的培養,以促進幼兒思考問題的流暢性,解決問題的變通性,探索問題的獨特性。美術創作離不開造型、構圖和色彩等表現方法。以往美術活動衡量的標準是以幼兒模仿作品的效果為基準,即在造型、構圖、色彩上與老師一致。其弊端在于片面地強調了技巧,封閉了幼兒創造的潛能,扼殺了幼兒的創造力的發揮。而創造性美術活動打破了這一死板的教學模式,強調表現方法的多樣性,即任何一個物體都可以用不同的造型,不同的色彩,不同的構圖來表現,促進了幼兒創造性思維的發展,使幼兒創作更有童趣,更有靈性,更富有個性。
(二)實施有利創造的指導方法
在創造性美術活動中采用什么樣的教法使幼兒創造性的學習知識和技能并積極投入創造活動中是至關重要的,所以在活動中一定要實施有利于創造的方法。為了擺脫舊的教學模式的束縛,調動幼兒學習的積極性,發揮幼兒的創造力,根據游戲是幼兒最喜歡的一種活動將游戲融入美術活動之中,使游戲與美術創作緊密結合。皮亞杰也曾說過:“兒童不能像成年人那樣有效的滿足他個人情感上的,甚至智慧上的平衡,他具有一個可資利用的活動領域,在這領域中他的動機并非為了適應現實,恰恰相反,卻使現實被他同化,這樣的活動領域便是游戲。兒童進行的游戲很多,繪畫也是這種游戲的一種方式。”在美術活動中我較多地運用詩歌、故事、猜謎語、做做玩玩等游戲,使幼兒獲得愉悅,新奇的情感體驗,激發幼兒創造出別具一格的意象。
因此,作為教師本身應具有敏銳的眼光和洞察力,正確地引導幼兒去感受美,經驗美,創造美,真正發揮補強的價值。幼兒正處于創造和發展的時期,他們需要教育者為他們打開創造的大門。愿我們用自己的眼睛和心靈去捕捉平常事物中的美,把普通的東西點化成智慧和美的藝術品,用我們的這種品德去影響孩子,為造就二十一世紀的新一代人材作出我們的一份努力!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題
盡在奧數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