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來自網絡 2009-07-04 19:37:44
《綱要》中強調基礎教育(包括學前教育)的課程改革要改變原來過于強調學科、缺乏整合的現狀。因此,傳統的美術教學模式不再適應時代的要求,如何在教學中更加注重以學生為主體,在愉快的氛圍中全面提高各方面的素質,是新課改的主流。因此,在今年的美術活動中,我也嘗試著挖掘美術活動更多的教育價值,以更好的促進孩子們全面的發展。
1、繪畫活動是促進孩子創造能力發展的重要途徑。
科學家愛因斯坦說:“想象力比知識更重要,因為知識是有限的,而想象概括著世界上的一切,推動著進步,并且是知識化的源泉”。幼兒期是形象思維發展的重要階段,美的形象引起幼兒的聯想產生豐富的想象活動。在幼兒美術教育中培養幼兒的創新意識,將深深地銘刻在他們的頭腦中,成為他們人生的寶貴財富,終生受益。
在每次的繪畫活動前,我都從引導孩子的思維入手,啟發孩子大膽想象、相互表達、在學習交流中學會主動思考、探究、發現新的創意,不斷改變原來的構想;而在繪畫實踐中為孩子創造一種信任、鼓勵的氛圍,使孩子們大膽的進行表現,看看誰和別人想的不一樣、畫的不一樣。從一系列的主題畫中就可以看到孩子們的思維越來越開闊,想象力、創造力越來越強——在“淘氣的小貓”主題畫中,孩子們想象并表現出了“小貓撲蝴蝶”、“小貓捉老鼠”、“兩只小貓玩線團?”、“小貓賽跑”、“小貓捉迷藏”等不同情節的畫面,創造能力在美術活動中得到了發展。
2、繪畫活動是語言表達能力發展的重要途徑。
繪畫是孩子思維的標志、是孩子思維發展的外顯形態。語言是思維的載體、思維借助語言被物畫,語言與思維密不可分的關系為繪畫講述提供了堅實的理論基礎。在這個基礎上,我把美術活動作為發展語言的一種很好的途徑之一、繪畫作品作為語言交流的載體、來促進孩子們語言表達能力的發展。
為了培養孩子能大膽當眾表達,我們從開學初就和孩子開展了每周一幅主題畫、一次繪畫故事會的活動。在《愛運動的小兔子》、《淘氣的小熊貓》、《小象學本領》、《在雨中》、《兩個好朋友》等一系列的主題畫中,孩子們大膽的進行美術創作、在家長的指導下編講完整的小故事、并在小小故事會中大膽交流表達;在繪畫了大量主題畫的基礎上,我們還開展了合作繪畫故事的活動,完成作品后,孩子們在小組內交流、組與組交流、組成故事小分隊到外班級去交流……正如《綱要》中提出的“培養孩子建立畫面內容和口頭語言之間的聯系”那樣,孩子們根據自己的繪畫作品大膽的進行講述,促進了語言表達能力的提高。
3、合作能力在繪畫活動中得到培養
合作是幼兒不可缺少的重要素質,在未來的社會中,只有學會合作,才能取得更大范圍內競爭的優勢,才能適應信息社會高效發展的需要。《綱要》中最重要的一個理念就是“整合”,在整合理念的指導下,我們開展了合作故事畫的藝術活動、以此在發展孩子美育的同時、促進孩子合作能力的發展。實踐工作中我注重在活動的各環節中(經驗準備、過程表現、交流分享)引導孩子感知什么是合作;并且利用活動的前期準備、直觀形象的教具、標記頁碼等方法來解決、突破中班幼兒分工的重難點;最后使孩子們與伙伴合作在小組內、組與組以及和外班級等不同環境中進行交流分享、充分體驗合作成功的快樂。在一系列的活動中促進了孩子合作能力的發展。
總之,運用整合的理念、寓各種素質教育于美術活動之中,是教改的需要、時代的需求,只要我們心中有目標、眼中有孩子、就會處處有教育,使美術活動成為發展孩子不同素質的重要途徑。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題
盡在奧數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