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來自網絡 2009-07-03 15:35:03
在人類社會跨入21世紀的今天,科技在不斷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在不斷提高,但環境污染問題卻日趨嚴重,在有些地方環境污染已嚴重威脅到人們的生存環境,甚至直接威脅到人的生命。可持續發展和環境保護已越來越被人們所重視,發展經濟和改善成為各級政府和廣大人民追求的雙效益目標。對幼兒進行環保啟蒙教育,讓地球未來的主人們知道環境污染的危害,了解一些簡單的環保知識并建立初步的環保意識,為他們將來成為具有牢固環保觀念的人,創造一個良好的開端,奠定扎實的基礎,有著深遠而重大的意義。那么,如何在幼兒園對幼兒進行環保意識的培養呢?
一、在環境創設中培養幼兒環保意識
教育環境與幼兒的身心發展有著密切的聯系;我們的教育環境應該圍繞教育目標、根據幼兒的實際發展水平,結合教育主題及季節特征,及時的對原有環境進行適當的調整;我們可以將環保教育滲透到語言教學、社會教學、藝術教學等五大領域中進行。在區域活動中可以投放大量的廢舊物品并將其變廢為寶,讓幼兒感受到廢物是可以再利用的。我們要充分利用教室內外的空間,多為幼兒提供各種環保知識信息,刺激幼兒的學習興趣和欲望,培養幼兒初步的環保意識,讓幼兒意識到環境問題的重要性,關注周圍的環境,意識到人類生存與環境的休戚相關,從而培養幼兒熱愛大自然的情感,使幼兒樂于觀察和探索自然,積極參與保護環境的活動。
二、在一日活動中滲透環保意識的培養
日常生活的每一個環節,都可用來對幼兒進行環保教育。如每天的一餐一點中,在培養幼兒良好進餐習慣的同時,結合教育活動,進一步對幼兒進行節約能源教育。不挑食,不浪費,不倒掉飯菜,讓幼兒知道我們所吃的顆顆飯粒,都是農民伯伯用辛勤的汗水種出來的,我們所節儉下的食物,可以供養很多人。在盥洗活動中,也要注意讓幼兒從小樹立節約用水、保護水資源的意識。如:一次手工活動結束后,我發現滿地的紙屑無人理睬,我就抓住這一現象進行隨機教育。首先我們給幼兒上一節有關“紙”的活動,通過活動讓幼兒了解紙的用途及造紙的原理,同時了解浪費紙是一種污染環境的行為,大家必須要節約用紙。在如何節約用紙中我們還設計了游戲《我和報紙一起玩》,通過游戲讓幼兒知道許多廢紙是可以再次利用的。所以現在班內處處干凈、整潔,哪兒有紙屑幼兒都會主動撿起,自來水漏水會跑去關緊,離開教室,教師會隨手關燈,每天幼兒在教師的帶領下會為自然角的綠化澆水。所有這些活動,既是對幼兒進行環保教育的一個方面,又對幼兒進行了勞動觀念的培養。我們要隨時抓住一日生活中的每個教育機會,從點滴生活及習慣中逐步滲透環保意識的重要性。
三、在“節日活動”中滲透環保教育
節日是幼兒生活的一部分,是教育幼兒的有利時機;幼兒園開展節日活動,對于幼兒的全面發展,尤其是環保意識的培養具有重要的意義。如:3月12日植樹節,4月22日世界地球日、植樹節、春秋游、6月5日世界環境日,我們都可以對幼兒進行環保教育。我們通過“植樹節”活動,讓幼兒了解樹木的種類、生長過程、生長條件,樹木與氣候和季節的變化,樹木和地形的關系,亂砍亂伐對人類造成的危害等,讓孩子們意識到植物對人類的重要性,初步懂得保護自然就是保護自己的道理。
在“世界地球日”活動中,我們設計了“地球是我家”的教育主題系列活動。活動一:“認識地球儀”;引導幼兒觀察地球儀,認識幾種明顯的標志,如海洋、河流、山脈、陸地、城市等;活動二:“地球生病了”,教師用地球儀表示地球,通過講故事《地球生病了》,組織幼兒討論地球為什么會生病,怎么辦?活動三:“地球小衛士”,活動四:“地球的病好了”等,通過上述主題活動的開展拉開了生態教育的序幕。通過一系列有組織、有目的的主題教育活動,讓幼兒理解生物,人和各種環境因素間相互聯系、相互依存的關系;培養幼兒關心、愛護環境的態度和行為。這些為幼兒成長后,能與自然和睦相處,都起到積極的影響和不同程度的培養。
節日活動還有“愛鳥周、無煙日、世界糧食日”等,我們可以充分利用,結合教育目標,對幼兒以不同的形式進行環境保護教育。
四、因地制宜,利用社區自然環境和設施培養幼兒環保意識
環境教育還要超越幼兒園范圍,我們應充分利用現有的社區資源,組織豐富多彩的外出遠足、效游、參觀等活動,帶領幼兒參觀農場、公園、消防隊、醫院等社區場所,以地大物博的現場作教育課堂,通過走、跑、聽、說、摸的親自體驗與感受,引導幼兒觀察和了解周圍的自然環境,關注環境問題,意識到人類生存與環境的息息相關,培養幼兒熱愛家鄉,愛護大自然的情感。同時,幫助幼兒學習處理環境問題,保護和改善環境的基本技能,獲得人與環境相關的一些基本常識。
幼兒是祖國的未來、人類的希望,把環保教育的著眼點放在幼兒身上是有現實和深遠的意義的。總之,環境保護教育應該從小抓起。通過經常持久的環保教育,使幼兒確立環保意識,形成環保觀念,提高環保覺悟,增強環保責任感,成為真正的“環保小衛士”!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題
盡在奧數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