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來自網絡 2009-07-02 19:52:44
現代社會是一個信息化社會,信息時代對未來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要具有自主、自信、好奇、善于思考等意識,會大膽表現自我、個性張揚------而今的學前教育為了順應時代步伐,在教育改革中也日趨走向了多元化教育。例如:關注大眾傳播媒介對孩子的影響,讓孩子從小關注新聞信息、接受新聞教育,無疑為孩子開啟了一扇步入現代社會的大門,在幼兒心中培植現代意識萌芽------
當我們嘗試著將新聞教育融入學前領域時,我們也感受到如果僅是成人化的新聞,生搬硬套地面對孩子,對學前兒童來說似乎有點生澀難嚼、枯燥無味。尤為值得注意的是作為幼兒與社會的中介系統中的教育者——教師如果能有目的、有選擇地利用外界的新信息刺激——新聞信息,幫助幼兒去感受陌生的挑戰,學會去嘗試理解新聞并有選擇地去內化、去傳播,那么一種有利于幼兒發展的新機遇也會應運而生的。
因此,我們結合學前兒童的特點來重新理解新聞教育,即幫助孩子嘗試理解新聞,并學著嘗試傳播新聞,從而培養其能關心周圍世界,激發其探索欲,達到增長知識,提高能力的目的。
1、尋找行之有效的新聞教育途徑與來源。
對于孩子來說:新聞的來源要真實、新奇、值得關注,途徑要貼近
幼兒生活世界,讓幼兒有喜歡走一回,能過把癮的感覺------因此,我們作了如下嘗試:
1、建立《今日觀察》新聞專欄
在嘗試新聞教育中,我們在活動室一角開辟了一個新聞區角,設立了《今日觀察》專欄。在專欄中分欄設置了“Start星寶寶傳真”、“Family我愛我家——心音室”、“小Eye看世界”、“近期熱點關注——環保衛士在行動”等。我們要求家長陪幼兒每天堅持收看中央電視臺或地方臺的新聞,在成人幫助下每周收集記錄1-2條感興趣的新聞,并能基本理解有關內容,孩子們則輪流做專欄的小主持人,用文字、圖片或畫畫的形式去充實專欄各內容空間,能力弱或膽小幼兒也可以先從小小撰稿人、熱心小觀眾做起,不強求其與能力強的幼兒一樣表現自己,但教師會給予其關注和不斷地鼓勵,讓其一天天自信起來,慢慢的也能自信地站在同伴面前做一個新聞傳播者。
2、學做小DJ傳播熱點新聞。
在每天晨間談話活動,我們的專欄小主持人可“酷”了,他們會很神氣很認真地播報一些熱點新聞信息如:SARA病毒的爆發;抗“非”白衣天使在哪里;小朋友如何抗“非”;今日天氣情況、沙塵暴危害;海灣戰爭------孩子們帶著父母的通俗解釋加以自己稚氣童聲居然也有聲有色,其鎮定自若地播報著一條條時尚新聞,而那顯現出的一派大將風范,風采真有點直逼那些“大腕”主持有挑戰主持人的感覺,熱心小觀眾呢也會認真地收聽新聞,對于自己的興趣所在之處還會參與討論發表獨到的見解。通過“小眼睛看大世界”專欄,孩子們學會了走進成人世界,了解社會動態,培養環保意識,關心周圍變化,事實表明,幼兒教育與新聞教育能夠相融,幼兒也能以自己的年齡段特點乘法嘗試理解新聞,捕捉新奇信息。
3、把新聞教育注入幼兒日常學習生活之中。
對幼兒來說只要是新鮮、有趣、可關注點即可成為新聞,因此,在
孩子們的日常學習生活中,挖掘新聞線索,制作成專題報道與焦點話題也常為幼兒所熱衷,例如:“六-一”節來臨了幼兒們為了籌備“六-一”聯歡會,特別設計了“六-一”新聞發布會,小記者們分頭采訪,向各班老師小朋友收集精彩片段,然后在“Start傳真熱點”欄目中傳播介紹給大家------再如幼兒在“逛商店”整合游戲活動中,要了解大型超市流程規范------我們就想辦法請班中一位小朋友的母親利用其在超市工作的便利來園作現場解答或示范,讓幼兒了解購物、付款等程序。另外如某某幼兒繪畫獲獎了、班級小朋友英語節目上電視了、某某小伙伴生病了,都會成為孩子們的新聞源,在收集過程中,孩子們忽然間會變得懂事了,會用觀察的眼光關注周圍事物,小腦筋學會了分析什么是錯什么是對------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題
盡在奧數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