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來自網絡 2009-06-30 21:44:23
(四)在游戲活動中支持幼兒游戲行為
游戲是幼兒自發、自主的活動,是幼兒園教育的重要組成和基本形式,因此游戲活動這個環節,是我們研討的重點。我們通過一個個具體的案例分析和問題研討,學習如何把握尊重幼兒的游戲意愿,支持幼兒的游戲行為,并在尊重和支持中引導幼兒的發展。
通過學習,在實踐中教師們普遍學會了:
1、創設游戲環境,提供游戲材料
在環境創設和材料提供方面,教師一改以往按固定主題定場地的做法,只創設游戲的空間和游戲材料倉庫。讓幼兒可以按自己的意愿,制定主題,然后按自定的主題去建設這個小小的空間,按需去取游戲材料。這樣,幼兒就擁有了真正的游戲空間,也擁有了駕馭游戲材料的自由。
2、尊重游戲意愿,支持游戲行為
在游戲的引導中,教師改變了以往導演的角色形象,學會了傾聽,學會了觀察。通過傾聽,了解幼兒在游戲中的興趣和進展,把握合適的介入時機,對幼兒的游戲行為給予支持,引導游戲的進一步發展。通過觀察,看到幼兒的游戲行為與發展的關系,分析幼兒,反思教育行為。從教師們的游戲觀察記錄中,我們可以感覺到字里行間透露出教師們欣賞、寬容的心態和對幼兒客觀的研究態度。通過觀察記錄,教師們更進一步了解了個體幼兒和群體幼兒的發展水平,也進一步提高了自己的能力。
3、組織游戲討論,分享游戲快樂
游戲是幼兒個體經驗的反映,而游戲結束后的分享與討論則是一種相互交流、相互比較、相互啟發的社會學習過程。游戲過程中充滿著教育的契機,教師必須善于觀察和捕捉這些信息,因為這些信息都是分享、討論的良好素材。通過學習,大部分教師都能較好的把握分享、討論的點,讓幼兒分享游戲的快樂、尋求問題的解答,使個體經驗成為群體經驗,更使必要的經驗通過討論得以提升。但還有少數教師存在面面俱到和模式化的現象,沒有實現交流活動應有的價值。
針對教師組織游戲分享討論的困惑,我們又將游戲的分享討論作為重點開展研討。我們認為,要提高分享討論的質量,單就事論事談這一環節是不夠的,應對游戲的所有環節有總體的認識。所以我們對《游戲活動》一書進行了比較系統的學習,對幼兒游戲的行為、游戲的觀察、游戲的觀察、教師的介入和分享討論的案例等章節都進行了重點學習。通過學習,特別是參與了各個案例的剖析,教師普遍對游戲環節有了進一步的認識,明白了在游戲環節中除了給予幼兒充分的自由外,教師還應有適時的指導。而教師的指導作用就在把握介入的時機、適時介入和組織交流分享中體現的。因此,在學習的同時,要求教師開展實踐,將每一次的分享討論內容記錄下來,在教研活動中進行交流,互相學習借鑒。通過一次次的交流,教師們在組織游戲中觀察的面廣了,講評中選取的點也多了,有分享游戲快樂的,有開展問題討論的,有提升經驗的,有規范社會行為的等等;分享討論的形式,也避免以教師講為主,而是充分發揮幼兒的主體作用,讓幼兒成為分享活動的主人,大大提高了交流活動的實效。
教育是相通的,游戲活動各環節的把握也給教師組織其它類型的活動以啟示,如學習活動中的傾聽和回應,區角
活動中的觀察和講評等能力都有了相應的提高。
從教師的教學實踐中,我們發現教師設計活動的能力要強于組織能力,對組織活動過程中對即時生成的內容回應的策略還不夠靈活,少數能力偏差的教師,還是比較關注教師預設的教案,因此下階段我們將組織教師寫教育案例,通過活動后的教育行為反思來促進組織能力的提高。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題
盡在奧數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