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來自網絡 2009-06-28 23:03:22
十月懷胎,一朝分娩。經歷了近十個月的漫長等待,預產期就要來臨了。每位準媽媽都要經歷產前等待分娩的緊張時刻,當出現一些產前征兆時不免有些緊張,這里告訴你一些有關分娩發動的原因和辨別產前征兆的方法及護理的對策。
什么是分娩?
分娩是指妊娠滿28周及以后的胎兒及其附屬物,從臨產發動至從母體全部娩出的過程。妊娠滿28周至不滿37足周間分娩稱早產;妊娠滿37周至不滿42足周間分娩的稱足月產。妊娠滿42周及其后分娩的稱過期產。
分娩是怎樣發生的?
分娩發動的原因很復雜,是多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隨著妊娠的進展,子宮容積及張力不斷增加。到了妊娠末期,胎兒增長速度超過子宮增長速度,宮內壓力升高,子宮肌壁和蛻膜明顯受壓,肌壁上的機械感受器受刺激,尤其是胎先露部壓迫子宮下段及宮頸時,子宮下段及宮頸發生擴張的機械作用,通過交感神經傳至下丘腦,使垂體釋放縮宮素,引起子宮收縮。
出現子宮收縮是怎么回事?
足月妊娠及臨產前子宮縮宮素受體顯著增多,增強子宮對縮宮素的敏感性。子宮要受自主神經支配,交感神經能興奮子宮肌層的腎上腺素能受體,促使子宮收縮。乙酰膽堿也能加強子宮肌細胞的收縮力。
綜上所述,妊娠末期的內分泌變化、神經介質的釋放、機械性刺激都能促使子宮下段的形成和逐漸成熟,成熟的子宮下段及宮頸受宮腔內壓力而被動擴張,激發前列腺素及縮宮素釋放,子宮肌層規律收縮,形成分娩發動。
先兆臨產是怎么回事?
分娩發動前,出現預示準媽媽不久將臨產的癥狀稱先兆臨產。
●假臨產
孕婦在分娩發動前,常出現假臨產。其特點是宮縮持續時間短且不恒定,間歇時間長且不規律,宮縮強度比增加,常在夜間出現,清晨消失。宮縮引起下腹部輕微脹痛,宮頸管不短縮,宮口擴張不明顯,給予鎮靜劑能抑制假臨產。
●胎兒下降感多數初孕婦感到上腹部較以前舒服,進食量增多,呼吸輕快。這是胎兒先露部下降進入骨盆入口使宮底下降的緣故。
●見紅在分娩發動前24~48小時內,因宮頸內口附近的胎膜與該處的子宮壁分離,毛細血管破裂經陰道排出少量血液,與宮頸管內的黏液相混排出,稱見紅,是分娩即將開始的比較可靠的征象。
見紅――準媽媽不要太著急這種情況可能發生在分娩開始的前幾日,只要流血量不超過月經量,不必緊張,可以等待,不要著急去醫院,應是直到腹部或背部出現有規律的疼痛時再到醫院去。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題
盡在奧數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