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來自網絡 2009-06-24 09:00:29
德國 環保教育從小開始
在德國,處處都能感到自然與人文環境的優美。德國人養成愛護公共衛生習慣,是法治的結果,更是從小教育和熏陶的結果。德國有關幼兒教育的法規規定,幼兒園要把教導兒童"維護自己以及周圍環境的衛生"作為一項重要目標之一,而人格教育的內容就包括"降低自己的需求以有利于社會"、維護令人舒適的雅致的環境"等。
日本 不給別人添麻煩
在日本,父母在孩子很小的時候,就給他們灌輸一種思想:"不給別人添麻煩"。在日常生活中注意培養孩子的自理能力和自強精神。全家人外出旅行,孩子都要無一例外地背一個小背包。上學以后,許多學生課余時間都要在外邊參加勞動掙錢。他們靠在飯店端盤子、洗碗,在商店售貨,做家庭教師等掙自己的學費。
中國的孩子膽小少有創新,與中國父母長期庇護不敢放手讓孩子"走自己的路"有很大關系。有人說,未來的世界是孩子的世界,而孩子之間的競爭實際上是父母家教方法的競爭。學學國外父母教子成"人",讓孩子自立,對我們來說是會大有好處的。
法國 家長重視藝術教育
法國家長認為藝術教育對孩子的未來非常重要。有關權威調查表明:52%的家長認為藝術啟蒙和藝術訓練是使學生由失敗轉向成功的良方;72%的家長認為藝術科目應該成為學校真正的教學科目;92%的人強調指出,藝術科目對開發兒童的智力十分重要。
法國許多著名的學者都承認經常接觸藝術對他們事業的發展有很大的影響。藝術教育有一個特殊之處:使理解力與敏感性、創造性與調查研究密切結合起來,并使兩者之間的界限變得越來越不明顯。藝術教育能刺激孩子的鑒別能力,最近還有實驗證明,孩子會一種樂器,對他們數學能力的開發極佳。
有關專家還認為,藝術教育是經濟發展的重要因素。正因為法國對藝術教育的重視,所以長期以來法國一直在文化方面充當著國際領袖的地位,使大多數企業在美學、設計和創意方面具有無可取代的競爭優勢。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題
盡在奧數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