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網絡 2009-06-22 11:27:41
人生活在大環境中,環境對優生的影響,首先是通過環境中有害因素對父或母的生殖健康發生影響,然后經受精、妊娠而影響子代的發育和健康。由于胚胎和胎兒對有害因素的毒性作用較成年人敏感,因此,當有害因素的強度對父或母尚未引起明顯的臨床表現進度時,已對子代產生不良影響。環境優生學家指出:在導致出生缺陷的原因中,70%是未知的,在已積壓的30%中有20%的是環境因素,可見不良環境因素對胎兒造成極大威脅。
環境污染包括大氣污染、水源污染、化學污染、噪聲污染、電磁污染,而電磁污染目前尚未得到社會足夠重視。現代生活離不開計算機、電視機、微波爐、無繩電話等,這些科技產物為人們帶來了社會信息科學教育、文化娛樂,同時也有意想不到的危害。計算機和電視機的屏顯示終端VDT可產生多種低度電磁輻射。這種電磁輻射包括電離輻射和非電離輻射。雖然這些輻射的強度極其微弱,但長時間接觸可能對人們健康,特別是對胎兒造成一定影響。
據我國對25個省、市、自治區的醫用X線職業受輻射人員作調查,發現生育率、不孕率無明顯判別,但自然流產率、多胎率、新生兒死亡率明顯高于對照組。世界衛生組織最新修正意見認為在VDT工作環境中有些因素可能影響妊娠結局,最有可能影響妊娠結局的因素是低頻電磁場。
動物實驗得到證實,各種不同的電磁輻射均可引起哺乳動物生殖細胞染色體畸變和基因調控的失衡。例如受精的雞蛋暴露于極低頻電磁場,往往導致雞胚胎畸形;妊娠小鼠最初15天,每天24小時暴露于二鋸齒脈沖電磁場,結果胎仔畸形率增高。
聯合國原子輻射效應科學委員會和國際放射防護委員會指出:胚胎胎兒組織特別容易受到輻射損傷。一些觀點認為,大劑量胎內照射以死胎和畸胎為效應終點的,以孕齡6周以前的輻射敏感性最高,則小劑量照射造成胚胎功能發育致畸,以妊娠8-15周胎兒遭受電離輻射產生兒童智力低下的危險性最大。一些專家認為妊娠頭3個月的危險比妊娠中晚期的危險大得多。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題
盡在奧數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