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來自網絡 2009-06-17 06:43:30
誤區一:重治療輕檢查
小李:結婚3年,一直未能懷孕,看了許多醫院、找了不少醫生,愣是沒懷孕。索性自己買藥,服了不少藥物,可還是沒“寶”出孩子來。
專家點評:治病重要的是確診,因為只有明確了診斷才能對癥下藥。在沒有明確原因前的治療,是盲目的治療,不僅浪費錢財,而且還可能引起耐藥性,出現一系列副作用。就是“補藥”,也是枉然。
一旦兩年同居不孕,至少要看看發育是否正常、內分泌系統是否正常、生殖器管有無病變、精神神經有無異常、全身有無其他重大疾病等,任何一個環節出現毛病,都有可能導致不孕。現在的試驗室、b超、x線造影、腹腔鏡、婦科檢查等手段頗多,疾病一般是不會“漏網”的,應當及時弄清是什么原因。
誤區二:不孕原因在一方
小吳:婚后兩年有余,夫妻感情很好,丈夫身體健壯,她倒是很認真,看不孕癥從不嫌麻煩,因為她認為丈夫絕對正常,丈夫也心安理得。藥服了一茬又一茬,可觀音卻未送子。再來醫院就診時,大夫非讓丈夫檢查精液常規不可,其婆婆滿臉不高興:“我兒子從來沒有什么病,也沒吃過什么藥……”結果大夫診斷為丈夫少精癥,此時自稱為“健壯”的他頓開茅塞,卻又后悔不已。
專家點評:不孕癥是男女雙方的事,初診應雙方就醫,即便再健康的男性,也要粗略地檢查一下,身體外表健壯與否和生育能力無必然的因果關系。在很多的情況下,女性盲目服藥是徒勞的。男性檢查比起女性來較為簡便,化驗一下精液常規易如反掌,礙于面子或認為男性健康則生育就沒有問題的結論是不科學的。據臨床不孕癥資料統計,原因在男性者約占30%?40%,原因在于女性的約占45%?55%,男女雙方的原因約占15%?25%。不孕癥患者的丈夫,不可過于自信,不要因沒有明顯的疾病而逃避必要的檢查。
誤區三:孕育常識有誤解
小黃:結婚3年,前兩年兩地分居,后調到一塊后也沒懷孕,她和丈夫一起看了不少大夫,并沒有多大毛病,只是小c有時排卵有時不排卵。問了不少朋友,都說兩次月經中間是排卵時間。于是,夫妻倆養精蓄銳,只等此時過性生活。半年多過去了,肚子沒豐滿,月經照常來。一問大夫,方知排卵時間計算有誤。
醫生點評:月經期有長有短,周期也不盡一致。上述方法僅適用于月經28天者,而準是28天者并不多見。確切的判斷方法是下次月經前的14天(13?15天)為排卵期。如果月經周期34天,排卵期不是第17天,而是在第21天前后。小c的月經周期是34?36天之間,所預算出的時間顯然是錯誤的。
誤區四:治療不連貫
小林:婚后兩年有余,經查是黃體功能不全引起的不孕。她性子特別急,總希望立竿見影,藥到病除。如治療一個月不見效,非換換大夫不可,從這個醫院到那個醫院,治來治去,一年又是一年,卻依然不孕,埋怨大夫無能、藥物不靈。
醫生點評:其實,不孕癥的治療是按周期進行的,特別是內分泌失調更不含糊。譬如卵巢功能低下、黃體功能不全、多囊卵巢綜合征、子宮發育不良等,往往需要幾個周期,絕非一朝一夕所為。急性盆腔炎所致的輸卵管阻塞、積水,治療時更宜一鼓作氣,防止轉為慢性,避免功虧一簣。服雌激素、孕激素時,隨意停藥還會導致月經失調、不規則陰道出血;抗生素間斷使用則易產生耐藥,再治效果不佳;促排卵藥間斷服用,則常常前功盡棄。
誤區五:輕信秘方延誤病情
小陳:是個老實人,自己又很少有主見。婚后兩年不孕的她,急得有病亂投醫。一見到“祖傳秘方”、“包治不孕”那類廣告,非去碰碰運氣不可。“碰”了多少次,可運氣始終沒來。錢沒少花,原來正常的月經周期也弄亂了套。
醫生點評:不孕的原因非常復雜,有內分泌性、心理性等諸多因素,而只有通過現代科學的檢測手段明確病因,采取有針對性的治療,而偏方、秘方只是經驗方,它沒有針對性,并不是對每個人都有效,有時反而會耽誤病情,延誤治療。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題
盡在奧數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