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來自網絡 2009-06-15 13:59:47
【概述】
子宮頸在分娩時發生撕裂,可為單側、雙側或星狀,程度不等,從輕度到撕裂至穹窿部,如未及時手術修補,日后瘢痕組織攣縮,使宮頸管外翻,宮頸粘膜暴露于外,即形成宮頸外翻。
【診斷】
子宮頸外翻,一般有子宮頸裂傷疤痕及宮頸外口較深撕裂,可見到或觸到頸管皺襞。如用3%醋酸溶液涂抹局部,可顯示一致性的葡萄狀或面條狀突起。
【治療措施】
輕度子宮頸外翻無臨床癥狀者,可不予處理,有合并慢性宮頸炎癥狀者,根據慢性宮頸炎處理原則予以治療。
【臨床表現】
輕度宮頸外翻癥狀不明顯,可有粘液狀白帶略增多。但合并感染,形成慢性子宮頸炎時,則轉為粘液膿性分泌物,量亦增多,而且可有接觸出血,其他慢性子宮頸炎現象亦都可具備。
陰道窺器視診:子宮頸橫裂或呈星狀,宮頸前、后唇距離較遠,可見頸管下端的粘膜皺襞。如并存子宮頸炎,則由于長期充血、水腫及結締組織增生,而致宮頸前、后唇明顯肥大,粘膜紅腫,表面附有粘液性分泌物。
陰道指診:宮頸外口較寬,有時可感覺觸到頸管中線的縱形皺襞。
【鑒別診斷】
可與子宮頸糜爛鑒別(后者呈均勻的乳白色,間或雜有葡萄狀突起),陰道鏡檢查象亦不同,可詳婦科(相關咨詢相關內容)特殊檢查章陰道鏡檢查節。
子宮頸外翻肥大,有時外觀很難與早期宮頸癌鑒別,應常規作陰道細胞學及陰道鏡檢查,必要時作活組織檢查確診,仍不能肯定者宜定期隨訪。
【預防】
除注意掌握人工流產操作及正確處理中期妊娠引產與分娩外,在產后、流產后復查時,亦須常規檢查子宮頸。如發現子宮頸裂傷較重,宜及時修補。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題
盡在奧數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