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網絡 2009-06-11 11:01:56
□民間如何鑒別胎兒性別
看媽媽肚皮尖或圓
有人說,準媽媽的肚子尖尖生男孩、肚子圓圓是女孩。事實上肚子尖尖生女兒的大有人在。
根據清宮珍藏生男育女表推算
這個生男育女表縱軸1-12代表懷孕月份,橫軸18-45代表年齡,這兒的年齡是虛齡,按照此一查就能查出生男還是生女。
按胎兒心率算
女孩心率比男孩高,這只是在剛出生時是對的,其實胎兒的心率男孩和女孩之間沒有任何差別。心率的快慢只是隨胎齡的不同而變化。在懷孕5周時,胎兒的心率與媽媽的心率接近,即80~85次/分。然后到孕9周這段時間內心率逐漸加快至170~200次/分。而后到孕中期這段時間內又逐漸放慢至120~160次/分。
看孕婦肚子形狀
孕婦下懷(下腹部大)是男孩,上懷(上腹部大)是女孩專家說法:如果孕婦是上懷,那可能是第一次懷孕或孕婦的體形好。當孕婦懷過一次孕以后,腹部肌肉松弛,再次懷胎時自然也就“下垂“了。
看看孕婦吃酸吃辣
“酸兒辣女”可謂是源遠流長的說法。為此,一些生怕“絕后”的家庭,如果妻子、兒媳孕后喜酸,便十分欣喜。若喜辣,則對孕婦另眼相待,甚至強迫其做人工流產,期盼下次懷孕喜酸生男。其實,從醫學的角度上講,孕婦出現食欲和味覺方面的變化,如食欲下降、對氣味敏感、嗜酸或嗜辣,甚至想吃一些平時并不喜歡吃的食物等,都屬于正常的妊娠生理反應。這是由于孕婦的內分泌活動較平時有所改變,新陳代謝活動也隨之發生變化,繼而對消化系統產生了影響所致。這與胎兒的性別根本沾不上邊。
早期害喜生女孩
專家說法:針對5900位因為懷孕初期嚴重害喜而入院的孕婦進行調查,結果發現,這些孕婦生下女寶寶的比例是56%、男寶寶是44%。但是對在懷孕中后期嚴重害喜的孕婦來說,其寶寶的性別比例又與正常分配比例相似。
通過胎動辨別男女
男寶寶和女寶寶在媽媽肚子里動起來是不一樣的。有一種說法是男寶寶大多是在肚子里左右動,也就是左邊動了右邊動,而女寶寶是在肚臍周圍動。關于鼓包。好像不論男女都在媽媽肚子里鼓包,男寶寶鼓的是小包,就好象是他的小拳頭或者小腳頂在你的肚皮上。而女寶寶鼓大包,你會明顯看到肚皮高高地鼓了起來,好像是寶寶的屁股撅了起來。關于胎動的方式。男寶寶動起來大多是這邊踢一下,那邊打一拳,雖然他也翻身但是很少,而女寶寶也會拳打腳踢,但更多的是肚子里像波浪似的,有點此起彼伏。
世上本無事,討論的人多了,也就出了事。
這兩天又有媒體討論關于中醫號脈能不能診斷胎兒性別的問題。這本來是一條舊聞,科技部一官員曾經在半年前一個國際會議上提出了中醫號脈能夠診斷胎兒性別的論點,一時在互聯網的各大論壇上引起熱議。現在媒體又“挖”出來,請兩位當地的中醫就以上事件在報紙上“跟帖”,得出這個說法“不靠譜”的結論,硬生生把舊聞做成了新聞。
新聞怎么做且不管,但靠譜不靠譜,這么討論不是個辦法,這不是逗大家玩嗎?“診斷胎兒性別”在中國是一個敏感的話題,這是特殊國情決定的。如果放到國外,估計中醫把脈能不能診斷胎兒性別和看孕婦姿態能不能診斷胎兒性別一樣,至多被當成茶余飯后的談資,而中國人就認真多了。
舊聞之所以隨時可以被炒作成新聞,還在于“準”與“不準”仍被當成孕婦和她的家庭中的一件大事,在我們身邊也是如此,生男生女都一樣的想法即使落實到了所有準父母口頭上,也還沒有落實到他們心里。“把脈”鑒定胎兒性別,恐怕還是法律的一個真空地帶,如果把脈有此“神功”,是不是很多孕婦真的就會把脈試試?
生孩子的事情不能開玩笑,是大事。但能診斷胎兒性別,未必就說明中醫有多值得宏揚光大,不能診斷胎兒性別,也不能說明中醫就一無是處。聞道有先后,術業有專攻,中醫有悠長的歷史,豐富的內涵,“能診斷胎兒性別”算不上什么重大利好,科技部官員有心光大中醫,也完全沒必要用這個論據在國際上替中醫揚眉吐氣。平常老百姓關心醫學發展,也沒必要在這個問題上分成兩派一較高下,不但出謀劃策,而且爭相用自己身邊三姑六婆的故事,來艱難驗證中醫的“準”與“不準”。
世上本無事,胎兒性別診斷有科學的方法,但也有嚴格的法律規定,“把脈”靠不靠譜,如官員所講,事關“系統生物學的應用與實踐”,可以研究,不能夠討論。只是討論本身,卻也看出世態人心,人間萬象。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題
盡在奧數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