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太平洋女性網 2009-06-08 09:18:22
一、剖腹產帶給寶寶的3大危害
1、剖腹產男嬰免疫力更低
據《健康時報》報道,同樣是剖腹產,男嬰比女嬰的免疫力更容易下降。剖腹產真的對不同性別的嬰兒有不同影響嗎?
產科醫生抽取剛剛出生的63名女嬰和69名男嬰的靜脈血,將其中的免疫球蛋白進行對比。
其中自然分娩68例,剖宮產64例。研究表明,自然分娩的男嬰與女嬰免疫力差別不大;與自然分娩相比,剖腹產新生兒的免疫力及抗感染能力相對較差,這一現象在男嬰身上表現得更為突出。
專家解釋說,控制免疫球蛋白合成的基因(主要用于增加人體免疫力),位于人體X染色體中,而女性的這種染色體比男性要多一個,因此,女嬰的免疫力比男嬰強。
2、剖腹產BB比較“笨”?
最近有不少孩子出生,剖腹產的人數也比以往要多。在迎來一個又一個“豬寶寶”、全家歡喜的同時,專家卻提出警告:如果你的寶寶選擇了剖腹產,那么請從出生后,就開始給他加強訓練,否則將來孩子會比別人“笨手笨腳”!
中大醫院兒科曾經接診過一個孩子,已經8歲了,手腳卻笨到穿鞋帶都穿不好,寫作業也是歪歪扭扭,甚至考試能上面的答案寫到下一題的空當里,結果成績一直都不好。家長為此傷透腦筋,最后是在別人的提醒下,帶孩子來看看,結果發現,果然又是一個感統失調。而這個孩子后來發現,是一個剖腹產兒童。
該院兒科專家告訴記者,“目前醫學界相信,一個孩子如果是采用了剖腹產,那么由于出生時沒有經過產道的擠壓,往往缺乏感覺上的一些必要刺激,導致孩子容易發生情緒敏感、注意力不集中、手腳笨拙等問題,甚至發生感覺統和失調的比率也比一般孩子要高。”
3、剖腹產寶寶易患小兒多動癥
據南京某醫院兒童多動癥專科醫生介紹,在醫院近期平均每天所治的17名患兒中,剖腹嚴患兒約有12名,這與有關資料的研究結果相一致。
據專家分析,剖腹產因產道的改變。使孩子降臨人世時的“環境”變化,正常產道生產過程帶來的神經接觸等感覺破壞,從而使孩子在成長過程中易得多動等神經精神疾病。專家提醒人們不要盲目選擇剖腹產,同時還要正確對待多動癥孩子,抓緊治療,理解“環習慣”,多動癥狀—般能改變。
二、是否有必要進行剖腹產
什么情況下必須進行剖腹產呢?
1、前胎剖腹產
這個原因可以說是國內剖腹產的第一名,也是經產婦專屬的剖腹原因。
因為前胎已經剖腹,為免除生產時發生危險,所以直接選擇剖腹產。因為擔心自然產時發生子宮破裂等危險。算是一種不成文的剖腹生產慣例。
2、胎位不正
胎位不正通常是指橫位及胎頭沒有朝下等。大部分沒有特別的原因,但根據了解,與前置胎盤、胎兒異常、子宮畸形,或是子宮肌瘤等因素有關。
3、產程遲滯
產程遲滯是指產婦已有產兆,但生產過程不順利。造成這種狀況可能因為產婦太累,胎頭太大,胎兒位置不佳(如枕后位或顏面位等)。
4、胎兒窘迫
胎兒窘迫是指胎兒心跳減緩,有缺氧之虞。造成這種狀況的原因有胎盤功能不良,子宮過度收縮,胎盤早期剝離等。
5、胎頭骨盆不合稱
胎頭骨盆不合稱是指胎兒的頭相對于孕婦的骨盆太大。導致這種情況的原因除了胎盤功能不好及胎兒水腦外,胎兒頭的大小一般與遺傳相關。而骨盤大小也是天生注定。
6、前置胎盤
這是危險性較高的孕婦,指胎盤部分或全部覆蓋到子宮頸口。是什么原因導致的呢?可能與人工流產、剖腹生產、高齡產婦或抽煙等因素有關。
7、嚴重子癇前癥
嚴重子癇前癥是指孕婦在懷孕后期合并高血壓及尿蛋白。導致這種情況的原因不詳,血管收縮為主要表現,與初產婦、高齡、妊娠糖尿病、抽煙等相關,也跟胎盤著床子宮的深度有關。
8、引產失敗
引產失敗意指催生時間太久,常常是指潛伏期延長。導致引產失敗的原因可能是產婦對催生藥物反應不佳,或是產婦太累。
9、巨嬰
巨嬰通常指胎兒體重大于4,000公克以上。造成巨嬰的原因有妊娠糖尿病、孕婦熱量攝取過多、體質因素等。除了體質和疾病所致,正常孕婦若在產檢時,醫生已明白表示體重增加太快,或胎兒過大時,孕婦就應該確實控制飲食,避免情況發生。
特別提醒:如果孕媽咪沒有出現上述9種問題,是沒有必要選擇剖腹產的。
三、剖腹產時機如何選擇?
美國研究人員認為,健康孕婦選擇剖腹產最好是懷孕第39周,這一期間出生的嬰兒相對在第37周或38周經剖腹產出生的嬰兒患各類疾病的風險更小。
研究發現,在第37周或38周經剖腹產出生的嬰兒出現健康問題的幾率是在第39周經剖腹產出生嬰兒的兩倍,例如呼吸問題、感染、低血糖或需要進行重病特別護理等。而且,前者出現并發癥的比例也明顯高于后者。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題
盡在奧數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