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網絡 2009-06-06 14:48:55
外企白領趙小姐一家人滿心歡喜地等著寶寶的降臨,誰料不到七個月寶寶就急著出來和爸爸媽媽見面了。寶寶出生時全身青紫,呼吸微弱,沒有啼哭,體重只有三斤,不得不送到新生兒ICU病房的保育箱中,急得全家人一籌莫展。
在金豬寶寶的生育高潮中,趙小姐的遭遇并非個案。“早產是所有產婦都不愿碰到的事,新生兒在肚子里多呆一天比出來呆一周甚至一個月都要好。”廣東省婦幼保健院新生兒科主任楊杰表示,“但是萬一不幸碰到早產,產婦也不要太驚慌,家庭成員、產婦要配合醫院做好早產兒的護理,幫助寶寶渡過難關。”
早產兒是指胎齡未滿37周(小于260天),出生體重不足2500克,身長在46厘米以下的嬰兒。據資料顯示,我國早產兒出生比例為6%-8%,廣東省每年出生的新生兒有1048萬。在廣東省婦幼保健院新生兒科的“住客”里,早產兒或低體重兒占了較大比例。隨著中國又一輪生育高峰的到來,龐大的出生人口基數導致早產兒和低出生體重兒的數量日益增多。
過早的出生,使早產兒先天不足,體內各器官發育不成熟,體質弱,適應環境能力差,因此,胎齡越小越不容易存活,“精心護理對早產兒十分重要”,楊杰介紹,有的早產兒不到28周就出生了,在醫院要呆長達8-9周,一般要到37周,體重達到2.5公斤才可以出院。據悉,對早產兒的護理主要是針對并發癥護理的,除按正常新生兒護理外,早產兒必須至少過呼吸、喂養、感染三道關。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題
盡在奧數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