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來自網絡 2009-06-01 21:11:49
大腦再現外界各種事物的功能在出生后幾個月里就開始發展了。人們可以觀察到在出生后的頭四個月內,嬰兒的大腦兩半球出現分工,有的人可能稍微晚一些。但聯系兩半球的胼胝體還沒有發育完善。所以左半球的信息還無法同時傳遞到右半球,同樣右半球的信息也不能傳遞到左半球。在這幾個月里,嬰兒的動作是單側的:左側,左側或右側,右側;也就是說他的左臂和左腿總是伸向左邊,而右臂和右腿總是伸向右邊。如果從左邊遞一樣東西給嬰兒,他總是用左手去拿,如果從右邊遞給他,他就用右手。要到很晚的時候嬰兒才會用一個手越過另一個去拿東西。
嬰兒期之“大腦兩半球”
嬰兒在給出信號時一開始是手腳并用的。嬰兒最早用動作發出的一組信號就像機械操縱的娃娃一樣,手臂和腿一起動。我們四肢動作的獨立性,即相互間不依賴,是逐步實現的。
要使手腳分開活動和各自成為獨立的信號發出者,練習和發展的時間是必要的。剛開始時,讓人覺得兒童的興奮是全身的,他又是手舞足蹈,又是搖頭晃腦,嘴里還咿咿呀呀不停。
即使到了左右兩半球間聯系已經形成了的階段,右半球還總是比左半球有優勢。這個占據優勢的右半球具有整體知覺的特征。它是整體地接受信息。從感受、創造性、自發性等都位于右半球就清楚地表現出這種整體性。因為我們知道不存在半個感受,只有不同的感受強度(盡管我們也會提到復雜的感受),沒有半個自發性,也沒有半個創造性。所有這些現象都符合大腦右半球的基本特征,即整體性。大腦左半球則相反,其特征是數字處理型的,也就是對外界事物和世界采用分析的做法,把它們細分,并識別各種細節。這里是數學、語法學、分類學的發源地,也就是一切符合邏輯并且可以細分的功能都在此產生。左半球控制著身體的右半側和一個人的語言。
人們曾用實驗的方式把連接大腦兩半球的胼胝體割斷。一個只有左半球發揮作用的人,如果給他手里放進一個物體,這時他能夠很準確地說出手里拿的是什么。但他無法說出這塊東西是屬于哪一類的。
他也能逐字逐句地朗誦一首詩,但卻對它的內容一無所知。相反那些只有右半球正常的病人手里拿著物體的一個部分,他閉著眼睛也能毫無困難地說出這整個物體是什么。但他卻無法描述物體的各個部分。他能復述一首詩的內容,但卻無法準確地回憶這首詩的原文。
兒童的這種整體性功能從出生到兩歲這段時間里占絕對優勢。在他們的感覺里,他們的世界是一個整體。在這一整體性感知占優勢的階段,整體性也意味著,兒童要求他的各種需要立刻并且全部得到滿足。因為兒童知道事物,當然也包括時間,是不可分割的,不能分解開來進行分析,然后再逐一理解。對他們來說,每一種情形都是不可分的。他們也不能根據輕重緩急來對事物進行分類。所有的事情對他們來講都是一樣的,這就是說,都是最重要、最緊急的。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題
盡在奧數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