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南方都市報 作者:郭炳朋 楊銀珠 2009-04-30 14:33:17
●專家指點小孩容易產生挫折感,大人擔心繁瑣事
兒童心理學專家、華南師范大學教授馮夏婷
在上小學前,小孩子的心理都會有一種期待,對小學的生活充滿了憧憬,覺得自己上小學是長大了。但是現實的環境卻讓這些小孩子產生一種失望的心理。有相當一部分的小孩子會對小學生活不適應、會緊張、或者是不喜歡,因為在小學,老師上課時會不時地表揚這個,表揚那個。這些情況在幼兒園里是沒有的。小孩子如果在學校里的表現不是很好時,就會產生一種壓力。另外,小學的學習生活跟幼兒園也是有很大區別的。小學的規矩較之幼兒園是比較多的,比如說,上幼兒園時,小孩子可以隨意地走動、說話什么的,但是在小學課堂上,孩子們卻只能安靜地坐好聽講,孩子會容易產生一種挫折感。
而家長在小孩上小學之后,要做的事情就會多了很多,壓力也會隨之變大。比如小孩讀幼兒園,遲到對于他們來說,并不是很嚴重的事,遲到了也就遲到了,沒有什么;但是上小學就不一樣了,要按時上學,這樣一來,家長每天都要早起為孩子準備各種各樣上學需要用到的物品,早餐,送孩子上學。孩子的學習成績也會讓家長產生壓力,家長會、老師打到家里來的電話、家長之間的交流等等都會讓家長產生壓力。
●誤區人之初,怎完美?
馮老師認為,基于以上原因,下面的誤區是家長最容易在小孩升小學時候犯的:
一、覺得小孩子不可以出錯。孩子遲到、沒有做功課、違反學校的規章制度,這些都會使家長認為自己的孩子不好,需要好好地教育一番,其實讓孩子犯錯,未嘗不是一種教育方式。在孩子犯錯之后,耐心地教導他該怎么做才是對的,讓孩子在錯誤中吸取教訓,從而使孩子不再犯同樣的錯誤。
二、希望自己的孩子是最出色的。望子成龍是每一個家長的心理,但是第一卻只有一個,孩子在學習上不能拿到第一,不能因此而責怪孩子,只要孩子努力了就好,不要對孩子過于苛刻。
三、老師打電話到家里反映孩子在學校的學習、生活情況,若有些不怎么好的情況,家長就會不分青紅皂白地責怪孩子的不是。在這時候,家長更多的是要跟孩子好好地溝通,了解真實的情況,作出正確的指引。
四、認為學習好了就行了。小孩的學習成績好固然是挺重要的,但是孩子在學校里除了學習知識,還有其他要學習的,學習人與人交往的過程,學習競爭以及承受競爭的壓力,學習怎么過集體生活。這些在孩子的人生當中也是重要的素質。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題
盡在奧數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