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幼教網 2009-04-23 19:33:09
4.分娩后一周內,檢查重點:
(1)子宮情況:產褥期第一天子宮底平臍,以后每天下降1~2cm,產后10~14天降入骨盆,并檢查有無壓痛。
(2)惡露的性狀:血性惡露約持續3~7天;漿液性惡露約7~14天;白色惡露約14~21天;產后3周左右干凈。血性惡露持續兩周以上,說明子宮復舊不好。如惡露有臭味,說明可能產褥感染。
(3)腹部、會陰傷口情況:檢查傷口有無滲血、血腫及感染情況。
(4)全身情況:了解一般情況及精神、睡眠、飲食及大小便等。
血壓:發現產后血壓升高應處理。體溫:產婦產后24小時內由于分娩疲勞,體溫輕度升高,一般不超過38度。產后3~4天,因乳房腫脹,體溫有時可達39度,持續數小時,最多不超過12小時。如產后體溫持續升高,要查明原因并與產褥感染鑒別。脈搏:由于胎盤循環停止,循環血量變少,產褥期臥床休息,產婦脈搏較慢但規律,為60~70次/分。呼吸:產后腹壓降低、膈肌下降、呼吸深且慢,約為14~16次/分,當產婦體溫升高時,呼吸和脈搏均加快。排尿:產鉗助產、剖腹產、滯產的產婦要特別注意排尿是否通暢,預防尿潴留,尿路感染,指導產婦多飲水。
(5)乳房的檢查:乳頭有無皺裂,乳腺管是否通暢,乳房有無紅腫、硬結,乳汁量是否充足。
在傷口恢復的過程中,還有一些注意事項:
拆線前,每天應該沖洗兩次傷口,大便后也要沖洗1次,避免排泄物污染傷口;拆線后,如惡露還沒有干凈,仍然應該堅持每天用溫開水沖洗外陰兩次。同時,保持大便通暢,以免傷口裂開。排便時,最好采用坐式,并盡量縮短時間。另外,拆線后傷口內部尚不牢固,最好不要過多地運動,也不宜做幅度較大的動作。
另外,如果傷口出現下面的幾種情況,應該及時告訴醫生,請她來處理:
★傷口血腫:縫合后1~2小時刀口部位出現嚴重疼痛,而且越來越重,甚至出現肛門墜脹感。
★傷口感染:產后2~3天,傷口局部出現紅、腫、熱、痛等癥狀,有時伴有硬結,擠壓時有膿性分泌物。
★傷口拆線后裂開:有個別產婦在拆線后會發生傷口裂開,此時如已經出院,應立即去醫院檢查處理。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題
盡在奧數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