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北京商報 2008-10-14 09:21:36
缺失一:家長不會當家長
我發現我們夫婦倆都不知道如何做好家長,現在我女兒13歲,兒子6歲,在家庭教育中出現了種種問題,比如怎樣培養孩子獨立奮斗精神和快樂的能力,怎樣和孩子進行溝通和交流,父母的脾氣會給孩子帶來什么影響……這些問題都是一邊摸索一邊解決,很多時候陷入誤區,比如:女兒跟我愛人之間就有對抗情緒,跟我之間還有溝通不暢的問題。我自己在培養孩子中深深感覺到父母其實很需要指導。
缺失二:家庭教育培養機制缺乏
我國沒有一個社會系統告訴家長到底應該怎樣做,比如孩子在成長過程中,他們學到了一點知識,也得到了高分,但是他們失去了很多東西,比如快樂。孩子應該怎樣過一種快樂的生活,這是教育最核心的內容之一,但是中國的教育,從家庭到學校都把這個內容排除在外。
我國從小學到中學再到父母教育,沒有一整套對于創造力和想像力的培養機制。
缺失三:嚴重缺乏信仰和信念教育
上世紀80年代出生的人,從信仰缺失的時代走向更加沒有信念和信仰的商業時代,到底讓孩子們相信什么,對于真、善、美,孩子們為什么要相信,家長、老師都說不清;相信艱苦奮斗,還是相信安樂享受,老師說不清,家長說不清……
在商業社會初期階段,商業制度還沒有健全,商業制度健全的原則是任何事情都建立在誠信基礎上,如果不誠信一定受到重大懲罰。但目前看來,我們并沒有做到。
缺失四:孩子獨立和吃苦能力缺失
中國家長通常面臨一個困惑:有錢以后不知道怎樣讓孩子意識到家長的錢跟他們沒關系,需要自己奮斗。
從我身上就看出來了,我完全沒有能力告訴孩子這個“錢”跟你沒關系,我跟女兒、兒子說,爸爸只給你留下讀完大學的錢,我女兒很知道省錢,但是她依然知道我們家不愁吃穿。我也學西方人,但沒有一整套系統能把父母的富有和孩子的富有分開,孩子的富有應該體現在精神和獨立人格上。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題
盡在奧數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