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網 作者:羅瑞明 2008-08-06 09:45:00
記者從正在北京舉行的全國財政工作會議上獲悉:2007年前11個月,全國財政用于教育的支出達到5578.19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32.7%。財政部預計,今年中央財政教育支出1068億元,增長76.3%。2008年中央財政將繼續加大教育投入,保障優先發展教育,并將全面實施城鄉免費義務教育。(12月21日人民網《人民日報》)
繼2007年國家免除了全國農村義務教育階段的學雜費之后,2008年全國城市都將統一免除了義務教育階段的學雜費,這無疑是一大利好消息。這是黨中央、國務院的又一大惠民的重大決策,是十七大召開之后,加快推進以改善民生為重點的社會建設一大體現。
教育涉及千家萬戶,惠及子孫后代,九年義務教育在我國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當中,具有基礎性、先導性和全局性的重要作用。
生產力的第一要素是科學技術,而科學技術要人去掌握,這個人就是人才。而人才的培養造就需要教育來完成。義務教育是提高全民族素質和發展教育事業的基礎,是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奠基工程,在整個教育過程中顯得至關重要。國家要富強,社會要發展,人民生活水平要提高,離不開科學技術,離不開教育。教育作為國家的一種投資,他的回報是任何投資所不能比擬的。讓每個受教育者都能得到機會均等的教育,是深入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和人才強國戰略的根本保證。
我們國家目前還不是很富裕,要用錢的地方還很多,據悉,2006年中央和地方共投入“兩免一補”資金約202億元,2007年,國家進一步加大了教育投資力度,免除了全國近1.5億名義務教育階段學生的學雜費。明年又將免除城市義務教育學雜費,可見黨和國家對教育的高度重視。
曾幾何時,教育成了一種產業,上學難,上學貴一直困惑著許多家庭。據調查:子女教育支出占中國普通家庭總收入1/3,家庭子女教育費用支出成為家庭的最大支出,教育開支成為百姓生活中的“不能承受之重”,在一些地方已經出現了“因教致貧”現象。胡綿濤總書記在十七大報告中將教育列在了“加快推進以改善民生為重點的社會建設”六大任務之首,要“優先發展教育,建設人力資源強國”。并強調“學有所教”,城市義務教育免除學雜費將“學有所教”落實到了實處,是減輕城鄉居民負擔的重大舉措,為保持社會穩定發揮重要作用。
教育問題是老百姓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是最大的民生問題之一,城鄉義務教育免除學雜費惠及千家萬戶,充分的體現了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這是十七大之后黨和政府解決民生問題的又一大舉措,再次彰顯出黨和政府的關愛之情。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題
盡在奧數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