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作者: 2008-07-17 17:15:21
在西城區西單地區,坐落著一所環境優雅、樹木繁茂、鳥語花香、融典雅的園林式建筑與現代化的教學大樓為一體的教學園區,這就是北京第二實驗小學。
幾十年來,北京第二實驗小學一直受到黨和國家各級領導的關懷和厚愛。60年代,郭沫若先生親筆為學校題寫校名。
北京第二實驗小學是教育部首批全國重點中小學。學校始建于1909年。她最早的名稱是京師女子師范學堂附屬兩等小學堂,之后又幾易其名。郭沫若先生親筆題寫了校名。
今天的實驗二小有74個教學班,在校生超過3000人,教職工200多人。全校占地面積為3萬多平方米,共有三個校區,低年級在官園和王府校區,三至六年級在本部上課。為了充分發揮優質教育資源的優勢,實驗二小成立國際部,向外籍學生敞開了大門。
學校建有藏書十萬余冊的由電腦管理的圖書館和閱覽室。特級教師、中國教育學會副會長李烈女士任這所名校的校長。她帶領師生續寫了實驗二小的輝煌,使實驗二小在北京乃至在全國的影響力達到了頂峰。
實驗二小是聯合國教科文俱樂部的成員校、教育部“現代教育技術實驗學校”、北京科協團體會員。學校對外交流涵蓋了美國、英國、日本、意大利等五大洲近百個國家和地區。
實驗二小名師輩出
北京第二實驗小學這片沃土上,涌現出了一批名師。
教育家陶淑范曾任學校校長,教育部“師德模范”霍懋征老師等等一大批優秀教師,為國家培養了眾多人才。學校的知名校友有,科學家錢學森、張維、郝怡純、池際尚,社會活動家王光美,哈佛大學教授張光直等等。
實驗二小的科研能力領先于全國小學教育。學校承擔教育部、中科院、中央教科所、國家文字改革委員會、北師大等上級部門和單位的教科研任務,啟動了“漢語拼音方案教學”、“五年一貫制”、“數學程序教學”、“現代小學數學”、“計算機輔助數學、英語教學”及“集中識字教學”等實驗項目。其中許多實驗已獲重要研究成果,在全國范圍內推廣。
實驗二小教師積極開展“主體參與性教學”和“課堂教學中培養學生創新精神的探討”,引導學生“以參與求體驗”、“以創新求發展”。經過全體教師的共同探索和不懈努力,學校業已形成了“課前參與一課中討論一課后延伸”這一極具實效的教學模式,同時不斷豐富和完善課堂教學的“網絡”,提出了“課堂教學十意識”、“開放的閉環”等先進教學理念,強調在課堂上“生生互動”,教師要“勇敢地退出去,適時地走進來”的要求,把學習的權利和時間交還給學生,達到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目的。
實施“雙主體育人”的辦學模式
1997年,全國著名數學特級教師李烈校長一上任就鮮明地提出“雙主體育人”的新型辦學模式。“雙主體育人”思路既強調教師是教育工作的主體,也強調學生是學習活動的主體,還強調兩個主體在不同層面良性互動。“雙主體育人”,就是從管理、教育、教學和家校協同等各個方面,通過“以愛育愛”、“以學論教”、“以參與求體驗”、“以創新求發展”四個基本途徑,培育學生成長。“以愛育愛”的主旋律得到了溫家寶總理的認可,2003年,溫總理在慰問學校師生時還為學校親筆題寫了“以愛育愛”四個大字。學校全面啟動了以“愛”為核心的校園文化構建工程,為全國的教育改革提供著鮮活的教育理念和實踐經驗。
實驗二小的“雙主體育人”思路旨在全方位實施素質教育,做到面向每一個學生。學校不但開設了舞蹈課、音樂欣賞課,還定期舉辦體育節、藝術節、科技節和讀書節。學校注重學生特長和健康心智的培養,組織豐富多彩的課外文體活動,為同學們陶冶情操、激發興趣、培養技能、發展個性、施展才華、提高素質創造了良好條件。
為了加強家校協同,學校還定期開辦“家長學校”講座,提出“權利、責任、成長”的家長文化,使學生家長參與學校的教育、管理等工作,深入了解學校“雙主體育人”的辦學思想,促進學校各項工作更上一層樓,學校成立了家長委員會,每學期聽取家長意見,促進形成教育合力,共同為孩子創設良好的成長環境。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題
盡在奧數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