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幼教網 2007-12-20 10:51:15
專家指出,對孩子進行正確的性別角色教育是非常必要的,這非但關系到孩子日后正常的社會交往、戀愛、婚姻、家庭生活,還會影響其心理發展。性別教育最終的目的就是幫助孩子養成健全的人格。
目前國內有兒童教育專家指出,幼兒園分廁對孩子性別意識的認知有很重要的作用,有些幼兒園也在嘗試這種做法。他們認為,性別角色是以性別為標準進行劃分的一種社會角色,它決定著一個人的行為模式。如人們要求男性行為體現出陽剛之氣,女性行為表現出陰柔之美。雖然男女性別是由遺傳決定的,但性別角色卻是兒童時期受到成人影響、教育的結果。
河北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院心理學系袁立壯老師指出,“現在越來越多的父母都非常關心和重視孩子青春期的性教育,讓孩子學會保護自己、愛護自己,這是非常必要的。但父母往往忽視了孩子從出生就應開始的性別教育。性別教育是對孩子進行性教育的基礎,是孩子了解自身的起點,也是孩子形成健康人格的基礎。所以從小就開始對孩子進行科學的性別教育是非常必要的。”袁老師介紹,孩子的性別角色意識從3歲以后就開始建立了,而真正形成性別角色意識是在孩子進入青春期之后。在小學階段,孩子的注意力轉移到學習社會知識和興趣的培養上,這個階段則屬于孩子性別意識的潛伏期。“所以,從小就對孩子進行性別教育有利于孩子形成健康的人格,為他們進入青春期后正確處理兩性關系打下牢固的人格基礎。”
“幼兒階段所受的影響要比青春期孩子所受的影響大得多。我們在心理咨詢的實踐中發現,有同性戀傾向的人都會追溯到幼兒階段的經歷。”袁老師認為,家長和幼兒園應該對3~6歲的孩子進行適當的性別教育,傳授給他們一些基本的生理知識,提高他們的自我保護意識,讓孩子對自己有一個最基本的認識。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題
盡在奧數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